第7章

他。

“他……进去了?”林霜的声音充满了震惊。

路迟点点头,他翻开圣经,书页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有。但他能“感觉”到,陈默的气息,像一个微弱的信号源,被“锁”在了这本书里。他的状态暂时稳定了下来,不再快速消散。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这本书,只能作为一个临时的“U盘”,陈默的数据储存在里面,却无法“运行”。时间久了,数据一样会损坏、丢失。

他需要一个真正的“硬盘”,甚至一个“操作系统”。

路迟将圣经递给林霜,自己则一头栽倒在床上,彻底失去了意识。

路迟是被一阵压抑的哭声吵醒的。

他睁开眼,窗外天色已经大亮,是那种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雨的灰色。房间里没有开灯,显得格外昏暗。

哭声是从卫生间传来的,很轻,仿佛在极力克制。

路迟坐起身,宿醉般的头痛让他皱起了眉。他看了一眼床头柜,那本圣经安然无恙地放在那里。他能感觉到,陈默的气息还在,微弱,但平稳。

他下床,走到卫生间门口。门虚掩着,他看到林霜正蹲在角落里,双肩一耸一耸。

她哭了。

路迟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从逃出学院到现在,林霜一直表现得冷静、果断,甚至比他这个亲历者还要镇定。他几乎忘了,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

他没有推门进去,只是靠在门框上,轻声问:“怎么了?”

林霜的哭声戛然而止。她猛地抬起头,眼睛又红又肿。看到路迟,她像是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声音带着哭腔:“我……我刚才在网上查了圣奥古斯丁学院的新闻。”

路迟心中一沉:“他们怎么说?”

“瓦斯泄漏,引发了天文台结构性坍塌。意外事故。”林霜从口袋里摸出手机,递给路迟。屏幕上是一篇官方通告,措辞严谨,逻辑完美,将昨夜那场足以颠覆世界观的恐怖事件,轻描淡写地抹成了一则社会新闻。

报道下面,还有一张配图。学院门口拉起了警戒线,几个穿着制服的“官方人员”正在勘察现场。路迟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人的领带夹上,有一个微缩的、扭曲的符号。

和天文台穹顶那个“最终定理”的某个组成部分,一模一样。

他们的人,已经接管了一切。他们能轻易操控舆论,改写现实。

“路迟,我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林霜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他们能把这么大的事压下去……他们想找到我们,不是易如反掌吗?”

路迟沉默了。

他知道林霜的恐惧并非杞人忧天。他们现在就像是两只逃出笼子的实验鼠,而笼子外,是整个实验室。那些穿着白大褂的人,随时都能把他们抓回去,甚至就地销毁。

“他们会找我们。但可能……不是用警察。”路迟缓缓开口,他的大脑在剧痛之后,变得异常清晰,“我们对他们来说,是‘异常样本’。他们处理异常,会用异常的手段。”

他接过手机,没有再看那篇虚假的新闻,而是打开了浏览器。他输入了几个关键词:“灵魂出窍”,“精神离体”,“幽灵现象”。

屏幕上跳出来的,是成千上万条神棍、伪科学和都市传说。

路迟耐着性子一条条翻看,试图从这些垃圾信息里,筛选出哪怕一丁点有用的东西。他知道,民间传说里,往往隐藏着被主流科学摒弃的真相碎片。

就在这时,林霜忽然“呀”了一声。

“怎么了?”

“我……我刚才帮你把衣服叠起来的时候,从你口袋里发现了这个。”林霜从自己的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张揉得皱巴巴的收据。

不是路迟的。他可以肯定。他的口袋里除了学生证和一点现金,什么都没有。

“这是……”路迟接过收据,展开。

纸张的质感很奇怪,像是某种坚韧的纤维,带着一股淡淡的、类似旧书和香料混合的气味。收据的抬头,印着一行花体的艺术字:

往生追忆古董店

下面是地址:迷雾区,窄巷13号。

最关键的是商品名称那一栏,用手写体写着两个字:

“镇魂瓶”。

收据的日期,是三天前。

路迟和林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这是陈默的东西。”路迟断言道,“他出事的时候,离我最近。他被那股力量推出来的时候,他身上的某些‘信息’,可能……溅到我身上了。”

这个解释很荒谬,但却是眼下唯一合理的可能。

陈默在出事的三天前,去了一家古董店,买了一个叫“镇魂瓶”的东西。

他预感到了危险。他在自救。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这个胆小、内向,总是躲在人群后面的室友,独自一人,究竟背负了多少秘密?

路迟捏紧了那张收据。

这或许是他们唯一的线索。

迷雾区是这座滨海城市最古老、最混乱的区域。

传说在建城之初,这里是一片巨大的墓地和沼泽。后来城市扩张,才被强行填平,建起了房屋。但这里的街道,永远比别处更潮湿,空气里永远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腥味。

路迟和林霜坐着最老旧的公交车,在终点站下车。踏入迷雾区的一瞬间,路迟就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异样。

这里的空间感是错乱的。

街道并非笔直,而是以一种违背透视原理的角度,扭曲着延伸向远方。两旁的建筑风格混杂,既有维多利亚时期的尖顶洋楼,也有中式传统的飞檐瓦房,它们紧紧地挤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