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松锦决战开始

代善认为蚁附登城肉搏,难以攻克松山。于是决定用火药爆破的方式,一些抱着必死之心的明军士兵缒城而下,开挖横渠阻断满洲兵的地道,加上那里本来就是岩石较多,第二次进行再次宣告失败。

得知松山被包围,巡抚方一藻提议派兵救援,诸将皆默然,宁远副总兵杨振及副将祖克勇等人主动请缨,但是他们的士兵数量很少,不足千人。其中杨振遭到满洲骑兵的阻击被俘,其余的明军抵达了满洲兵大营,受到惊动的皇太极动用了巴牙喇,徐昌永阵亡,祖克勇被俘。这部分明军实际上还是很凶悍的,被骑兵攻击之后,仍旧敢于攻击数量庞大的敌人军营。

满洲兵将杨振带到松山城下,要求他招降守军,杨振让下属李禄去城下高呼:“援兵就快到了!”二人很快被斩首。

三月底,在围攻松山40天,阵亡2000余人后,皇太极不得不加紧进攻,

洪承畴一面编练新军,一面筹造武器,自熊廷弼时代起,辽东镇以及宁远就开始自己制造武器,包括火器。洪承畴在开平、古冶、蓟州等地设立了军器局、火器局和火药局,经过一年的努力,补充了历年的损耗。工部也给他拼凑了火炮50门,弓3000张,箭矢60000枝

,各种各样的弓箭和火器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宁远

三月下旬,洪承畴的新军装备齐全,并且组建了第一批的火枪兵,第二批火炮和火药兵则是按照朱由检的指示,由原来的步兵队伍改编成火枪营。

至此,洪承畴手里大约有4支火器营3支火炮营,以及3支火器营,

总数在2万左右,这也是朱由检能够拿得出手的火器营。

洪承畴在得知自己手里还有这么强悍的一股兵力之后,非常高兴,他知道自己的胜利在望,因为他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的火枪兵,这也是他最大的依仗。洪承畴历经一年多备战以后,决战终于来临了。

命令祖大寿率军至锦州,吴三桂和杏山总兵刘肇基率军分别驻守松山和杏山,蓟镇的士兵则分别加强长城关隘的防御,洪承畴亲自率领一部分士兵作为预备队,松锦之战的大决战即将来临。

四五月间,松山杏山一带清军活动频繁,五月十七日,明军对济尔哈朗的作战获胜,士气一度高涨,七月八日晚,吴三桂率500步骑兵夜袭罗托的镶蓝旗大营,再次击败清军,阿朗不得不于第二天更换驻地躲避明军的锋锐,七月十日吴三桂再次击败反偷袭的清军。战役初期,看起来似乎情况对明军来说很不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