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失踪之迷
弟的消息,邻俚们平时关系都挺好的,自然是唯诺着答应。
曾慈行色匆忙,拿着曾善的画像,一路上不断向人打听,边问边走。第一天虽然没找到人,但多少还是打听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有两个人都说看到过这个人,穿着黑色的新秋装。曾慈又喜又怕,还有点奇怪。喜的是弟弟有衣裤穿了,不会再挨冻了;怕的是弟弟买衣服的钱来路不明,奇的是买衣裤的钱是那里来呢?
走到到酉时过半,天将黑了,曾慈在一个小镇找了个客栈投宿。曾慈拿出画像向客栈人打听,弟弟在没在这里投过宿,客栈的回答是否定的。曾慈这半天边问边走已走了一百里路,估计弟弟处于逃亡状态,第一天走的更远,没在这里投宿很合情理。
客栈的房间有大小,价格有几种,曾慈花了一文钱,在最便宜的大通铺房间买下1个睡位。这种大通铺没有床,房子中间是人行道,人行道两边是地铺,好在是木地板,把地面的潮湿隔离了,一张蓆子一床棉絮,就是一个人的睡铺,每边铺有10张相连的蓆子棉被,1间房可睡10个人。
曾慈洗了脚,和衣而睡。睡大通铺的旅客们都是他这样,一是钱放在内衣,外面穿着外衣,在一定程度可增加钱的安全度,二是大通铺的棉被一般都洗的少,比较脏,穿着厚衣服将就着还挨得去,脱了衣服和棉被接触,很容易传染上疥疮之内的皮肤病。
出门进店投宿是件很无趣的事,有旅伴都喜欢讲讲帮事消闲解闷。这不,曾慈的隔床就有一个中年汉子在和同伴在讲鬼怪故事。那个讲故事的人说:“我的家乡有个小地名叫‘留尺地’,这个地名是因为一个传说故事而得。
传说在康熙年间,我们那里有个姓苏的善良农人。有一天,这个农人起了个大早去拾狗屎、牛屎等畜粪肥,刚走出村口,就看见一个冻饿而死的乞丐。这个农人心甚不忍,心想这乞丐太可怜了,生前受冻挨饿,死了还要抛尸露骨,就决定把这个乞丐的尸骨埋了。
苏农人家境较贫,买了一副棺材把死尸装殓之后,发现无山地旱土可葬,他只有几亩薄田维持一家几口生计。没法子,只好在自己田的一角把乞丐葬了。于是,这个农人的田里就有了一个坟茔。
以后每年清明和中元节,这个农人总要给这个坟茔烧点纸,培些新土。农夫在耕田的时候为了不惊动坟茔里的亡魂,在原坟茔的基础上再留出几寸空白地。由于年年如此,给坟茔留的地越来越多,坟茔日渐宽大。这丘田本来就小,只有五分地,10多年之后,坟茔差不多占了这丘田的三分之一,而田角却隆起了一座高大的坟墓。
这个农人妻子婚后不育,到中年才生了个儿子。中年得子是大喜事,可惜那孩子生下来就是先天性智障,10多岁了还垂涎长流,语齿不清。说也奇怪,自从农人安葬了那个死乞丐后,这个智障儿子竟不治而癒,不但不流口水,而且人也忽然变聪明了。
苏农人大喜,就把儿子送到私塾先生那里去学几个字,没想到这孩子天资特别聪颖,不但记性好,而且悟性也很好。可惜苏农人家贫,负担不起儿子继续读书,就让儿子停学务农。
苏氏的宗族祠堂知道后可不干了,私塾先生也找上门来,都劝苏农人无论怎么样都要让孩子上学,苏农人无可奈何地说出让儿子停学的理由,私塾先生当场表态免除束修。
苏氏族长当面拍板,孩子在学塾的米菜油柴等生活物资由祠堂派人每月专供。到了这个份上,苏农人还有什么可说,流着泪对宗族和先生一再感谢,孩子的学业就继续下去了。
那孩子倒也不负众望,勤奋的废寝忘食,成绩特别突出,考童子、考秀才都是一次而过。苏农人儿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去参加乡试考举人,这时候苏农人年近花甲,家境也更贫了,连盘缠都筹集不出。苏家祠堂出钱作路费,赞助孩子去考举人。
考举人不比考秀才,考上了就能当官,当然参考的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中龙麟,竟争也就更激烈。
考试的前两天晚上,苏秀才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他,这次考试的申论和策论分别是什么题目。苏秀才很狐疑,问老头是他家什么人,为什么要告诉他考试题目。老头说他叫留尺地,至于为什么要帮他,让苏秀才自己回去问问父亲就知道了。
苏秀才从梦中醒来,梦中的情境逼真的不象是梦,跟真的一样。苏秀才倒也干脆,就当梦是真的,连忙找出相关的范文,精读细背,领会神韵,掌握要义。
到了考试的时候,考题果然和梦中老人所说的一模一样。这个秀才早有腹稿,自然是笔走龙蛇,如有神助。考试结果可想而知,竟然中了头名解元。苏解元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苏氏宗祠大摆流水宴庆贺,吃了三天三夜,轰动全县。
热闹过后,苏解元把自己所梦和考试之题细细地说给父亲听了,苏农人如坠五里雾中,一时想不出梦中老人到底与自己有什么关联。直到田里看见那座坟茔,才猛然惊醒,原来是坟茔中的人在帮他儿子。
苏农人回到家中,把自己安葬路边冻死骨的事情说给儿子听,苏解元感慨不已,并亲自整备花香纸炮、三牲美酒、鲜果糖糕等一应祭祀所用物资,到田中坟茔叩拜祭祀,感恩答谢。
是夜,那个白胡子老头又出现在苏解元梦中,不无依恋地说:“我只不过略尽微力,到考官那里转了转,看到了考题。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父亲,是你父亲积下了阴德,写在了阎王殿的功德薄上。
我告诉你考题,当然是为了报恩,更因为是阎王命令我做的。要不然我也不敢泄露天机,受阿鼻地狱之罚。我略微报了你父亲大恩之万一,心有所安,要去轮回道轮回,下一世还是入人道,阎王说我这一辈子安贫守洁,下辈子将得一世富贵。”
苏秀才闻说,连忙恭喜道贺,并问老人将生于何地,准备去看看,老人不答,只是呵呵一笑,秀才就醒来了。
次年苏解元进京参加春阙考试,夺得了第三名探花,后来官授翰林学士,直做了太子太傅,名倾朝野。
同伴听了,百般感慨。然后又说:“你说的是久远之前的事,我们那里前些年就出现一件大奇事。”
“什么奇事,你说说。”
“好,我说:我们那里有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