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血泡已经破掉,结了难看的血痂。在一个空置的茅屋躲过雨,她又重新打起精神与聆春赶路。
雨后的山围绕着朦胧的白雾,树木苍翠繁茂,空气中混着泥土和草木的气味儿。容莺的心情总算好了些,说道:“我们已经走很远了,一路上打听镇北大将军的兵马,定能与三哥相遇,届时便同去扬州城,总会好起来的。”
聆春看到她眼含希冀的模样,心中不禁苦涩起来,问道:“公主就不曾后悔吗?若是当日与闻人湙成婚,何必要遭这些罪。”
容莺看向远处的绵延的青山,嗓音清澈,答道:“刚上路的那两日的确有过动摇,只是离开他我并不后悔。这一路上饿殍遍地,所见皆是满目疮痍,我若不走,兴许此生都不会知晓这些事。何况比起百姓,我的劳累也不过如此。”
一路上走得越远容莺便越沉默,赶路中时不时就有腐烂的尸体横在路边,也曾亲眼看着形容枯槁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大哭。
她一直以为父皇将大周治理得很好,天下都该如长安城一般。
然而权贵后院歌舞升平,民间哀鸿遍野,这才是她看到的。
她似乎终于明白了为何天下世族要反,三哥又为何离开长安后只想继续上阵杀敌。
聆春哑口无言了好一会儿,似是想安慰她,便说:“可你是公主,生来便和庶民不同。”
容莺沉默着没有回答,问她:“你说,闻人湙是不是也经历过这些。”
他也曾流落民间,历经流离坎坷,那时候他会如何想,也会认为他是皇子,所以生来便要和庶民不同吗?
第59章 重逢 他没想到二人会再遇
容莺和聆春都不识路, 以至于连到了什么地方也不清楚。聆春想朝着洛交郡走,以免西北处不太平,谁知路上为了躲避流匪, 阴差阳错竟到了泾州的地界。
连着赶了两天路, 总算遇到了人烟,容莺身心俱疲, 怎么也不肯走了, 只想找个客栈歇息一阵, 置办些行头和干粮再上路。
泾州去年被胡人趁乱攻打, 州牧弃城而逃, 城内百姓遭殃, 好在城中军民自发抵御敌军,为了保护家园拿起农具和自制的兵器, 最后竟大败胡人军。
后来关内一带被闻人湙统辖,胡人再无法轻易进犯泾州。
容莺拿着通关鱼符进城后, 去成衣铺子买了几件干净衣裳,随后便去客栈住下了。
泾州离京城不算远, 城中百姓通官话, 交流起来并不困难。聆春和容莺说话的时候, 身旁不断有人打量她们。尽管做了些掩饰,仔细看也不难发现她们是女子。
朝楼上走的时候,容莺让店家送了水,她好沐浴一番,而后偷偷瞧了眼方才盯着她们的男子。那男子同样仰起头,朝她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
这种目光让她极为不适,脚步不禁加快了些。
聆春换好了衣裳, 等容莺洗漱完,便拿了麻布来擦拭她滴水的头发。
容莺察觉到聆春这一路上愈发沉默,问道:“若是累了便先歇息吧,如今走这么远也安全了,你要是改变主意,可以先在泾州安置,等太平些了再去寻你的家人。”
聆春的手上一僵,忙慌张地跪下,说道:“奴婢没有这种心思,公主莫要再说了……”
容莺本来只是好心一说,没想到她反应会这样大,连忙去扶她起来,无奈道:“你跪我做什么,我如今也当你如亲人一般,莫要再自称奴婢了。”
聆春听了这样的话,却突然掩面哭起来,容莺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手忙脚乱地去安慰她。
“奴……我没事,多谢公主厚爱,我只是想家了。”
容莺拍拍她,眉眼微弯着,温柔道:“不用担心,等找到三哥了,我让人护送你回家,届时要留在我身边还是与亲人团聚,都依你的心意。”
她记得聆春家在岭南,有姊妹兄弟共六人,如果聆春想回去嫁人,她也该给聆春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总不好让聆春一辈子为奴为婢干伺候人的事。
洗漱过后,容莺仔细着将门窗关好。白日里盯着她看的男子,似乎在她刚入城的时候便碰见过,如今又在客栈再遇,这样的巧合让她实在无法心安。
半个月以来,容莺遇到了许多生平从未见过的事,无法和从前一般做个娇弱无知的公主,凡是只能靠自己留意。
总算有个正经歇息的地方,大约是劳累久了,聆春一觉睡到天亮,容莺却因为心事重重早就醒了。她换了身藕荷色衣裙,将长发用素簪挽起,给聆春留了字条便出门去了。
她从前还没有来过泾州,看聆春辛苦也不忍吵醒她,索性自己先去购置些路上要用的东西,过两日还要继续赶路。
泾州不如长安繁华,然而街市上也是一片祥和,至少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用受颠破流离的苦。她在早市里买了热腾腾的蒸饼,正提在手上准备回客栈,突然有个衣衫褴褛的老妪撞到了她,接着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哀嚎起来。
容莺见她看着可怜,便俯身问道:“老者为何哭泣?”
“饿啊……小姑娘,我要被饿死了……”老妪眼睛一直瞄向她手上的蒸饼,浑浊的眼中积了层泪水在打转儿。“你可怜可怜我,给口吃的吧。”
容莺一路上见过许多问她讨要吃食的人,能给都给了,如今遇到这老妪也没有犹豫,立刻将手里的蒸饼递给了她。然而即便如此,老妪到谢后却迟迟站不起身,似乎是方才摔得厉害了,要容莺搀扶着才勉强能走。
那老妪抬手时袖子滑落,苍老的皮肤上布满了青紫的伤痕。容莺瞥见这一幕,问道:“老者身上的伤从何处而来?”
那老妪神色闪躲,犹犹豫豫道:“这是撞的,我自己不小心撞出来……”
她不肯说实话,容莺也没有追问的意思,扶着她亦步亦趋地走到巷子里。那巷子七歪八拐,人愈发地少,容莺人不生地不熟的,不敢轻信于人,便松开了那老妪,说道:“我便送到这里,想必你家在不远,应当能自己回去。”
她甫一松手,老妪便慌张地扒住她的手臂。“姑娘别丢了老婆子一个人,可怜可怜我吧……”
她如此哀求,容莺终于意识到不对,撇开她就要走,才走了没几步就听到老妪大声喊叫让她停下,而后就响起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