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异推理 > 孙吴演义

第58章 二杨续为武帝后 孙皓无道孙吴弱

武帝乃核定国制,就户邑多少为差,分为三等。大国置三军,共五千人,次国二军,共三千人,小国一军,共一千五百人。凡诸王兼督军事,各令出镇,于是徙扶风王亮为汝南王,出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琅琊王伦为赵王,兼领邺城守事。渤海王辅司马孚三子。为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东莞王(亻由)已莅徐州,徙封琅琊王。汝陰王骏已赴关中,徙封扶风王。又徙太原王颙司马孚孙,为后来八王之一。为河间王,河间王威为章武王。威亦孚孙。尚有疏戚诸王公,悉令就国。

大家恋恋都中,不愿远行,奈因王命难违,不得已涕泣辞去。寻又立皇子玮为始平王,允为濮陽王,该为新都王,遐为清河王,数子年尚幼弱,皆留居京师。

征南大将军羊祜,久镇襄陽,垦田得八百余顷,足食足兵。

襄陽与吴境接壤,吴主孙皓,系吴主孙权长孙,粗暴骄盈,好酒渔色。羊祜本欲乘隙图吴,因吴左丞相陆凯,公忠体国,制治有方,所以虚与周旋,未敢东犯。

话说吴主孙皓扫平异自后,更加残暴,他残害忠臣,信任小人,无恶不作。

然而,孙吴有陆逊长子陆抗(子幼节)把守,官至大司马,他足智多谋,威震告敌国。后有陆抗存则吴存,陆抗亡吴亡之说。

另一个是陆抗的族兄、年过古稀的陆凯,字敏风,总领朝政,敢于直谏,而孙皓之所以不敢杀陆凯,只因他的族弟陆抗重兵上游,保卫着孙吴,就此二人维持着孙吴。

忽南方交州得来佳息,交州吴将陶璜连胜,交州又复归孙吴。

原来交、广州曾有多次叛乱,晋插手,司马昭秉政时夺去了交州,本向吴朝贡的林邑和扶南等地转向晋朝贡。后吴晋交州相争,经过多年的激战,吴国又复夺得了交州等地。

使孙皓迷信,甘露元年冬,望气者道荆州王气破了扬州,对建业宫不利。

孙吴西陵督步阐乘机以荆州有王气为由,建议孙皓迁都于武昌(湖北鄂州),这一建议并被孙皓采纳。孙皓为了抑制荆州之王气,还特遣使者令掘开荆州大臣名家之墓。

次年六月,孙皓不顾众臣的反对,迁都于曾为过都的武昌,使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留守建业,这一举动,也遭到了江东大族的激烈反对。

孙皓刚迁都于武昌,永安(浙江德清)山民施但聚众千人,策动吴主弟永安侯作乱,其军至建业三十里处,发展到万人。孙皓遣丁固、诸葛靓迎战于千屯。

结果施旦兵败被杀,并杀施旦之妻子,又派数百人鼓噪入城,并称之为天子派兵破了扬州贼。

迁都一年多后,孙皓又听望气都道,扬州帝气又复活了。

陆凯借机上及时书进谏,引用东吴流传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并强调“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

那时孙皓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

孙皓迫于压力,宝鼎元年未,不得不还都于建业,迁都武昌后仅维持了一年零三个月,一去一来,劳命伤财。

还都建业后,孙皓认为太初宫已被荆州帝王之气冲破,下令在太初宫之东,新建一座更为雄伟豪华的大宫殿----昭明宫。

丞相陆凯见新建宫太过奢侈,就谏阻,而孙皓置之不理。

昭明宫于宝鼎二年六月开建,俸禄在二千石已下的官吏皆自入山督伐木,攘诸营地,大开苑囿,起土山,作楼观,加饰珠玉,制以奇石,左弯崎,右临硎。又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激流入宫内,巡绕堂殿,穷极伎巧,功费万倍。

十二月,新宫成,周五百丈。署曰昭明宫。开临硎、弯崎之门,正殿曰赤乌殿,后主孙皓移居之。

昭明宫已不仅仅是皇帝宫殿,而且包含了皇家园林的成分,人工造假山,引入流水,工程浩大,可想而知。

昭明宫落成后,陆凯、贺邵认为国家税役太重,于是上书提出减少税役,但孙皓对此却恨之入骨,就令人用烧红的铁锯将贺邵头锯下。近臣王蕃、楼玄、韦昭等也因直言进谏,都惨遭杀害。王蕃被杀后,竟将其头颅抛来掷去,以此戏乐,其残忍之极!

宝鼎四年正月,孙皓立儿子孙谨为太子。十月实行大赦,改元为建衡。

建衡二年,孙皓宠爱的王夫人突然死了,孙皓伤心过度,半年不出,并以兵卫,多送珍玩之物,不可胜计。国人见墓大奢,皆谓后主已崩。且谣传曾被封的章安侯孙奋将出任天子。

而孙奋母亲仲姬的坟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为巴结未来的皇帝,赶紧前往扫祭孙奋母的坟茔。

其实孙皓根本死,半年不出,只不过是一种忧郁闷之状。孙皓听到传闻,他就将张俊车裂,灭三族,诛孙奋及其五子,并除国。

孙皓又闻,韦昭由于在编制《吴书》中,不为未登帝位的孙和立纪,又对地方编造的瑞应不屑记录,就活活的被孙皓杀了。

建衡二年四月,吴为更好抗敌,以陆抗为都督西方。为此,孙皓下令召唤驻兵荆州的西陵督、步骘之子步阐。步阐被逼无奈,决定降晋,陆抗前去镇压,围而杀之,步阐被夷三族。

次年孙皓又率军渡江攻晋,但途遇大雪无功而归。

凤凰二年,孙皓的宠妾派人到集市上抢百姓财物,司市中朗将陈声一向受孙皓的宠幸,为维护治安,声称要制裁她。不料,那宠妾向孙皓诉说这事后,孙皓大怒,他明知陈声所做无错,就另找罪名,将陈声擒住,用烧红铁锯将他头锯下,其身躯扔置了四望山。

孙皓为使享用多女,特下令所有大臣须将自己之女儿送至宫来,任他挑选,所有大臣为了保命,不得不从,因此孙皓之后宫佳丽多达五千之多。

孙皓闻到有位名叫奚熙的太守妄议孙吴,他就用犯了“非论国政”之罪将他杀了,,并夷他三族。

孙皓不至如此,他还喜欢剜“犯人”的眼睛。

天册元年春,吴郡言掘地得到银尺,长1尺。广3分,刻上有年月字,孙皓下令大赦,改年天册。

天册二年七月,有人献上石函,中有小石头,青白色,长4寸,广2寸余,上面刻着“皇帝”的字样,献者说,他是在湖边上得到的。孙皓因此大赦罪人,并改年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