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支持-反对-慢慢来!

真澄清事实真相,可惜他的行为让电影制片方制止了,制片方认为有争议才会吸引眼光,他们认为斯帕克斯电影上映后揭露真相,比现澄清真相要好得多,毕竟电影需要曝光率,书迷的反对无形中为电影增加了曝光率。

要知道两千多万美元制作费的小成本电影,抛去演员片酬,服装、场景布置和一些特效,基本上剩不下什么了,即使有原着保证,电影依然需要宣传,需要曝光率,而这些统统都是需要钱的。

于是眼下这种免费宣传的情况,剧组和制片方简直就是乐见其成。

他们挺信任伊妮德的,相信对方即使反对声中依然能够坚强不倒,毕竟亚洲女星吃苦耐劳是出了名的,想来口碑甚好的伊妮德,敬业程度应该也是一流的。

夏真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出道将近五年,夏真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识过,如今已经很淡定了,再说网上也不是没有支持的声音,不少没有看过原着,只是因为夏真才关注这部电影的影迷就对原着书迷的固执嗤之以鼻——

【“电影还没有出来,他们怎么知道伊妮德不合适?”】

【“伊妮德不输于任何一个白演员。”】

【“他们不看有看,到时候可千万别进电影院!”】

【“连原作者都没发话,他们一个个争先抢当新闻发言!”】

夏真的eVe从韩国为基点,五年来从亚洲遍布全球,相比之下,书迷的反对反而成了小众,夏真的粉丝和影迷屠版一样,罗列她以往的作品,包括票房,包括媒体和专业士的评价,一句话总结就是:“现什么时候了,只要演技好,管白、黑还是黄!”

对此,美国权威娱乐杂志《娱乐周刊》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显而易见,争论的焦点并非是伊妮德本,而是伊妮德的肤色,不难看出即使是反对者,对伊妮德同样抱有好感,他们以循循善诱的口气,劝导伊妮德不要去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事实上抛去原着这个枷锁,真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反对者不妨放下心中的芥蒂,以普通影迷的眼光去看待伊妮德出演“莎文娜”这件事,如此会发现,这真是剧组相当明智的决定,他们上哪里去找演技好,气高,片酬低的演员。”

《娱乐周刊》前面的言论都是以褒奖的眼光看待伊妮德担任《亲爱的约翰》女一号,结束语就有些怪异了,充满火药味的话语总让感觉意有所指。

不少认为《娱乐周刊》并非单纯指“伊妮德”这件事,而是嘲讽好莱坞圈内的种族歧视、国家歧视现象,好莱坞演员片酬,同样气和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拍摄同样题材的电影,片酬三六九等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美国本土演员高于欧洲演员,欧洲演员片酬又高于亚洲演员……

以前英国演员是公认的物美价廉,自从亚洲演员进军好莱坞后,物美价廉的宝座换了,有时候亚洲演员不仅不要片酬,还带资入组,这样不花钱反贴钱的演员,大受制片方和投资方的欢迎,一个领盒饭的龙套角色换一大笔制作费,这买卖太值了。

克里斯亭斯图尔特出演《暮光之城》女主角后气高涨,身价从200万飙升至750万,而综合实力并不逊色于克里斯汀的伊妮德·夏,《007:量子危机》上映后身价也仅有450万,这还是个浮动数字,好莱坞不是一次传出“伊妮德为拍戏自降身价”的消息,外界分析,伊妮德并非是心甘情愿自降身价,而是制片方逼迫她不得不放低身价。她不放低姿态,制片方很有可能换,想来演员工不会为了外国演员而放弃本土演员的保护政策。

《娱乐周刊》的嘲讽性的话语得到演员工会一竿海外籍演员的认可,他们纷纷向演员工会提出抗议,反对国籍歧视、种族歧视,希望制片方支付他们与美籍演员同等的片酬,要求演员工会保护他们这些廉价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对此,夏真只是莞尔一笑,并不当真,纷争虽然因她而起,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和她本没什么关系,美国演员工会是为美国服务的,扩大范围也只能是为白种服务的,想来就算是福利涨,也涨不到亚洲演员、非洲演员身上,除非她爬到一定高度俯视这些,而不是和这些平级,否则“廉价劳动力”的局面还会长期存。

收拾心情,夏真全身心投入到电影《亲爱的约翰》拍摄中,自己星路还长着呢,不急于一时。

片酬,慢慢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