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教室
们觉得够了,郑校长还觉得不够呢,于是她催促着:“为什么不动手呢?”
听课的神色都不太好看,几个刚刚“暴动”过的小朋友不自地扯着身上的褐色小坎肩儿——这是角色扮演的“戏服”,粗布制成,是普通农夫常穿的衣服,现它们被披校服的外面——小眼神儿很是幽怨地看着高年级的学长们。
有些学长还是他们的亲戚,小朋友们用一种“敢剿就咬”、“敢剿就向姐姐/姑姑/小姨说坏话,让她们不嫁给”、“敢剿就跟爹/娘告状”等等的眼神看着学长们,真是让暴笑又尴尬。
学长们也很苦逼,高年级的学生大多是过了十岁的小少年了,心智已开,也懂了些情世故,已经对今天这堂课的丰富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觉得“到这个时候已经足够了吧?”、“完全可以让他们回去慢慢消化了嘛,明天不是还会来继续上课的吗?”、“为什么一定要继续呢?”——可郑校长一点停止的意思也没有!
今天是特别课程,家长参观神马的最讨厌了没有之一!如果是平时,高年级稍微欺负欺负低年级,拧拧小耳朵、捏捏小脸神马的,一点问题都木有!现家孩子的爹可都一旁看着呢,这要怎么“剿”哇?!当着家家长的面欺负家小朋友神马的,会不会被报复啊?这群小呆子现还是单细胞生物,不太会作戏,又刚刚被呆官傻吏气得热血沸腾,不懂什么叫“演习”和“束手就擒”。抓他们说不定会被吐口水、踢两脚、挠两把……真要跟这群年龄是自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小朋友动手吗?学长们忧郁了……
这是参与演出的所有学生的心声。
终于,学长们挪动了脚步,眼神里闪着“表乱动,弄坏们就不好了”的意思。小朋友们的努力瞪大了眼睛,已经有要逃跑流窜的了。当然也有比较豪迈的,已经瞄准了他表哥的膝盖准备踢两脚了。
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小朋友们终于被年长许多的学长们制服了。下面该做什么了呢?当然是审判。
高年级学长入学前已经有了不少法律知识,最近两个月的学习也补充了不少技能。郑琰再把没有参与“剿匪”的好命抽出五六个来:“们来议一议善后的事儿吧,”拍拍萧复礼的肩膀,“圣主持。”
主持会议萧复礼行,他天天坐上头上主持旁听。今天虽然前面受到了一点惊吓,现主持一下会议还是没问题的。尤其他之前都没有参加过讨论,只是旁听,有时候还听不懂,还要靠讲解。现可以卷起袖子来讨论了,萧复礼心中升起淡淡的兴奋,端正地坐好,怀恩侍立他的旁边。
郑琰又指两个学生做记录:“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虽则圣之言行有记录,们做样子也要做得像一点。记住,们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被记下来,都给冷静!”
讨论开始了,懂律法的逐字讨论,“小官”、“小吏”、“小民”无一幸免地要受到惩罚,这倒不用担心郑校长会砍掉他们的脑袋,毕竟只是演戏。接下来关于“军功”的讨论就坑爹了,有主张:“行动迟缓,不当奖赏太过。”
显然,学生里也有一点小恩怨来的。
讨论热烈了起来,这些孝子们小小的年纪里已经充分展现了他们前辈朝臣们当着皇帝的面吵架、偶尔还能进化成当朝群殴的风采了!看得他们的父亲嘴角一抽一抽的,真特么手痒,这熊孩子,就不能沉着一点吗?这么想的完全忘了,就几年前,他自己还朝上踹了梁横好几脚。
崇道堂的女生班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到了三年级,基本上都是准备相亲的年纪了,已经能够进入社交圈进行交际了,上学什么的相对就不太划算。小姑娘们看着一群小公牛吵成一团,眼看就要打起来,忍不住低低地笑了起来。
萧复礼一张小脸弄成个面瘫:“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又提出了善后问题,“下面要派谁去做官?就是刚刚已经罢职了,现让谁去啊?”
学生们一愣,靠!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啊。萧复礼这样实习旁观过朝政的果然比一般学生想得深远。后续讨论简直是个灾难,一群熊孩子用最简单直观的办法向他们的老爹展示了“其实们朝上就是这么幼稚,只不过们表现得更直白”。
众家长捂脸,突然感觉好丢脸,但是他们远比自己的子女识时务,明白最好不要妨碍韩国夫上课。可是这样做真的好吗?眼看孩子们要打起来了啊!看看看看,袖子都扯坏了!
郑琰终于家家长跑掉之前喝止了学生:“好了,到此为止!”
所有都松了一口气,郑琰目光扫过了学生和家长们:“都去整理仪容,一、二年级的继续上,三年级回去写感想,不许少于一千五百字!圣也是,写两千字。”
初中生写一千五百字作文神马的,真的好虐心!但是对比皇帝要写两千字,心理上终于有了一点平衡。可是,一千五百字神马的,真的好虐好虐啊!这个世界标点符号称为句读,虽然新学校里比较提倡使用,可它不算字符啊!
不过没有胆敢抗议,生怕让他们再剿一次匪又或者又出什么新鲜主意来……
特么一个一个家里吃饭穿衣都要伺候的惺帝,这会儿跑起来比兔子还快,眨眼功夫就溜个没影儿了,空旷的场地上只剩下几条烂菜叶,春风一吹,也显得很凄凉。
留原地的就只有家长、部分老师、皇帝及其带来的围观群众了。
郑琰转过头对萧复礼道:“圣也该回宫了,记得把作业写完,下回上课的时候要检查。”
所谓检查其实是一边检查功课,一边讲解,萧复礼对今天的事情还没有能够彻底消化完整,有些事情他看着大臣们争议觉得他们又啰嗦又小心,等到自己做了才发现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的。心里也积存了不少疑问,正好回去整理一下,下次上课的时候可以问郑琰,又或者这几天里遇到郑靖业不太忙的时候请教一下郑靖业。对于其他几位太傅政事上的能力一类,萧复礼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
皇帝们比较平易近,其他也不能对皇帝过于马虎了,哪怕只是一个九岁的惺帝。萧复礼是被大家列队欢送的,离开的时候双方都有些依依不舍。萧复礼比较想继续这样的教学生活,而不是回到大正宫里装个好少年。家长们亲眼见识到了萧复礼是这样容易就被请到了崇道堂与自家孩子做亲密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