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认准了坑你
是真是假,让大师说了算。”
“嗯,何必惊动大师。”吴天泽微微摇头,“现在这里就有现成的鉴定团队,十几个来自京城的鉴定大师到星昌市做学术交流,今天刚好到市场参观——要不然你叶清河和我叶清河也不会到星昌市来,你我的叶清河正巧都跟着作陪,去找他们看看真假不是更好!”
“好,就找他们!”齐姜干脆地说。
这时那个老头已经把地上的红布折叠起来拿在手里,目睹了齐姜跟人打赌的整个过程,见齐姜要跟人去鉴定真假,不禁走上来对齐姜说:“闺女,这把壶确实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但是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什么来历我也说不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假,你可别为了这把壶把自己搭进去啊!”
叶辉在旁边一直冷眼旁观,见老头装好人,不禁心里冷笑,这老头不仅仅是为了装好人吧,现在齐姜手里拿的是刚才看过的真品,老头还没来得及掉包呢。
果然,老头一边跟齐姜絮叨,一边还好像恋恋不舍似的摸了摸齐姜手里的紫砂壶。
可他仅仅就是摸了两下,叶辉就眼睁睁看着那把紫砂壶被他从齐姜手里给掉了包,这手法也太精妙了吧!紫砂壶在齐姜手里就像一条活腻无比的泥鳅,被老头从她手里拈出来,然后换上另一个塞她手里。
那么大一把壶,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还被齐姜握在手里,老头居然还能游刃有余的给掉换出来,高人,绝对的旷世高人!
现场除了叶辉,其他任何人都没觉出异样。
叶辉知道,现在齐姜手里握着的那个壶已经变成假货,而老头衣服底下被调换出来那个壶是真的。同时作为内行的叶辉有点好奇,这真壶和假壶的区别在哪里呢?
他很想上去拿过两把壶做个比较,鉴定一下,这大概是有点技痒难捱吧。
不过那样做的话不就打草惊蛇了吗?看来只好用超声波做个透查能不能看出区别?
叶辉没用很强的超声波,先对着两个壶发出近于十万赫兹的声波,通过超声波在两个壶上的穿透力和反射率来分析壶的性状。
通过透查叶辉发现,虽然两个壶在外表和形状上看不出区别,但是对超声波的反射率不一样,那个真古董明显比假古董对超声波的反射率高,而超声波对于真古董的穿透力比假古董要差。
叶辉分析二者差别的原因,觉得可能是真古董经过岁月的沉淀,茶水的滋养,人类的呵护,还有它自身对于日精月华、天精地气的吸收,其质地肯定会越发纯净凝实,或者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还具有了灵性,那么就会造成对超声波的反射率高,超声波对它的穿透力就差的现象。
俗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叶辉思虑至此,不禁有点吓一跳的感觉,因为他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用超声波鉴别古董的门槛,虽然还不能十分确定,各种概念还很模糊,但他觉得这绝对是自己超声特长功能的又一拓展。
只要在方面多多验证,用心积累经验,假以时日,叶辉相信自己能够凭借超声特长成为一名鉴定高手。
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叶辉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让自己得到了功能的拓展,这比发了一笔大财还要让人兴奋!
那边老头恋恋不舍摸了摸壶,又朝齐姜千恩万谢,这才絮絮叨叨地离开。
叶辉故意踅到老头的必经之路上,老头跟叶辉擦肩而过。
齐姜和吴天泽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大帮子看热闹的,他们兴奋地叽叽喳喳议论着,都很好奇看看这个打赌到底谁能赢?
叶辉也跟在里面看热闹。
走到市场管理处,正巧碰上一群人从管理处的楼上下来,吴天泽冲着里边的一个中年人喊了一声:“爸!”
“嗯?”中年人是吴天泽的叶清河,乾轮珠宝公司的老板吴轩,爷俩在面貌上相似度极高,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长得高,吴轩的个子比儿子矮一些,一米七多一点吧。
吴轩见儿子跟齐姜并排走过来,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之色,随即就恢复自然,扭头朝旁边的齐卓群笑道:“卓群老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没有觉得吗!”
齐卓群就是齐姜的叶清河,京城齐家的当家人,这次星昌市有个珠宝鉴赏大会,他也赶来参加,顺便看看女儿齐姜,还要想办法劝她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齐姜看到叶清河,朝他晃了晃手里的紫砂壶:“爸,在市场上淘了个壶,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话虽这样说,但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色。
吴轩看到齐姜手里的紫砂壶,脸色刷的一变,看样子差点跳起来,好在他定力深厚给硬生生忍住,脸色在几秒内就恢复如常。
虽然吴轩的变色只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却没能逃过叶辉的眼睛,叶辉心里就是一动。
刚才看齐姜跟吴天泽打赌,已经看明白齐姜十分反感吴天泽,但吴天泽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再加上老头有意识可着齐姜一个人坑,所有条件整合起来,让叶辉深度怀疑老头的骗局很有可能是吴天泽的一个阴谋。
现在看吴轩的反应如此激烈,叶辉心里的怀疑又增加了一分。
既然是吴总和齐总家的子女打赌,那十几个鉴定大师也不好拒绝,只好接过齐姜手里的紫砂壶验看真假。
先后有五个大师转手看过紫砂壶,彼此交流一下眼神就不再往后传,第五个大师拿着紫砂壶问齐姜:“这么说来,你认为这把紫砂壶是一件真正的古董咯?”
齐姜点头:“这把壶不但是真正的古董,据我来看,而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因为这是明朝万历年间着名陶艺家元畅的作品。”
叶辉看到吴轩的眼皮微不可察地跳动一下。
其他那些没经手看壶的鉴定大师一听齐姜这话,脸色全部一变,眼光齐刷刷落到那个紫砂壶上面。
周围那些看热闹的既然经常在古玩市场转悠,里面不乏对古玩略懂一二的行家,听齐姜说这把紫砂壶是元畅的作品,顿时就让人群一阵骚动,发出一片惊呼。
那位大师六十多岁的年纪,听到齐姜的话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这么肯定,你倒说说看,元畅是何许人?”
“明代最着名的陶艺家有四家和三大只说,四家指的是龚春、董翰、赵梁和元畅,三大,即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他们代表了明代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