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成了

这也是不得不的事情,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根本就不可能有谁会像他一样全面发展。

郭浩点了四个天才员工的名字,叫她们跟大家一起去螺丝生产车间。

这四个天才员工是早期一批的几个,都是女员工,她们这段时间学的专业多少和生产螺丝有点关联的。

留下自习的天才员工,郭浩一行人朝外面走了。

他们走了没有多少分钟就到了目的地。

生产螺丝的车间就在钢材厂里面,所以非常近。

这也是郭浩考虑到原材料比较近,也就是制造螺丝的钢材就在钢材厂自己可以生产。

所以把生产车间先放在这里了,至于以后要怎么办,是不是要另建工厂,那就以后再说了。

进了车间,几个天才员工看了一下设备,不用郭浩多说,她们都知道这里是用来生产螺丝的。

郭浩不说什么,开始检查生产线。

走了一圈下来,他发现设备安装的都很不错。

这里的设备基本上都是按照他的要求安装的,能够安装的这么好,说明钢材厂的员工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

他们来到拉纹车间,嗯,给螺丝拉纹的车间。

他们换上这里备好的工作服,工作服其实就是保暖服,拉纹车间是制冷的车面,里面的温度比较低。

在拉纹车间又看了一会儿,郭浩叫谭晓华开始开工,嗯,就是启动生产线准备生产螺纹。

整个生产线的中控室就在拉纹车间里,谭晓华在中控室里一声令下,生产线就开始启动运作了。

经过岛国之行,郭浩知道人家怎么生产螺丝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么几点。

一个是材质方面,自己这里就是钢材厂,材料方面简单的很,这个不是问题。

第二就是给螺丝拉纹的时候要低温,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很好解决的,装上制冷设备就可以了。

关键在于第三点,那是精密问题。

精密是永不松动螺丝的重点,其中的误差必须控制在一个极微小的范围之内。

精密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只要把这种螺纹从中切开的话,是看到其中的螺丝缝隙,好像是切开一块钢材似的。

类似这样精密的例子有不少,如某些研究机构里有一块钢块,这块钢块看起来很正常,表面非常平整光滑,就是一块钢块而已,但钢块中面是可以凸起来变成几个字的。

这其中就是精密的倒子,要严丝合缝的样子,就不能出现大的误差。(技术方面的东西是笔者臆想的,友友们就当看个热闹哈,见谅)

现在郭浩要生产的螺丝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螺帽和螺杆必须严丝合缝才行。

螺帽和螺杆是分开生产的,要做到严丝合缝就必须非常精密才行。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拉纹设备上,这样的拉纹设备同样必须非常精密才行,要保证拉出来的螺丝误差控制在微米的级别上,不然就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不过这样的拉纹设备,我们华夏国可生产不出来。

郭浩今天来就是要想办法改进拉纹设备的。

生产线开动后,约半个小时后,生产出来了第一枚螺丝产品。

谭晓华接过员工递来的螺丝,看了一下,这个螺丝有点怪,和普通的螺丝有点不一样,她手里的螺丝好像是可以打进一个楔子的。

不过她没有想那么多,对郭浩说:“董事长,这螺丝很精致啊。”

郭浩没有多说什么,接过螺丝也看了下,顺便用气功测量一下。

他的气功对数据测量也是很精准的,可以达到微米的级别。

他测量过后,把螺丝递给一个天才员工:“小尚,你们拿去测量一下具体的数据。”

这个叫小尚的天才员工接过螺丝,说:“好的,老师。”

小尚和其她的几个天才员工去旁边测量数据了,测量仪器这里就有的,不过不是那种非常精准的仪器。

高级的测量仪器我们华夏国还没有,钢材厂也买不到这样的仪器,许多国家对我们华夏国还技术封.锁呢。

这么一来,等下这里测出来的数据,会跟实际上的数据差个十多微米左右。

当然,郭浩不会担心什么的,他要测量也只是做个样子而已,不用测量仪都可以得到精准数据的,宿舍兄弟们说的,自己不是人啊不是,嘿嘿。

过了一会儿,小尚拿来了数据。

她把数据表送给郭浩:“老师,数据出来了。”

郭浩拿过表格看了下,说:“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牧螺丝还不够精密啊,这样的话,螺杆和螺帽不能完美的扭在一起。”

谭晓华一愣:“这么精致的螺丝还不够精密?”

郭浩:“是不够精密,这样的螺丝用久了很容易松动伯,我们要生产的产品,必须精益求精才行,不然就是不合格的。”

如果会松动的话,那就不能称之为永不松动的螺丝,只能算是一种高级点的螺丝,自然是不合格的产品了。

这时,叫小尚的天才员工说话了:“老师,从数据上看,产品跟要求差了二十多微米,不过我感觉差的只有十多微米,我们要调整的话,一下子不宜调整的太多。”

郭浩一愣,因为他知道小尚说的非常正确,不过测量仪应该测不出这样的数据啊。

他奇怪的问小尚:“小尚,你是怎么得出这样结论的?”

小尚:“我也不知道具体的为什么,不过我一向对数据非常敏.感,往往可以估计出更准备的数据,这是一种直觉,而且从来都没有错过。”

郭浩当然相信小尚所说的,因为他信任她。

他对小尚说:“小尚,没有想到你还有这样的天赋,加油,你以后的成就绝对很不错。”

小尚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没有想到老师这么信任自己,而且还鼓励自己。

她说:“谢谢老师,其实我们只要学到您一成的知识,我们都认为并且相信自己会成为一流科学家的。”

郭浩会的东西可不少,想学会郭浩的一成知识那是很难的,这个世界上应该还没有这样的人,嘿嘿。

当然,小尚话里的意思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