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十亿。
要借助华人文化收购星空传媒的契机跳出目前所处的圈子。
放弃目前所处行业的发展,而另找奋斗的出路。
李彧想要收购星空传媒的意图让他相当的高兴,星空传媒一直赔钱,而他可以将这块鸡肋给出售。
这何尝不是一种能力的认可。
他是默多克的儿子,自然不会被解雇,也不会被闲赋在家。
他的去处已经有了主意,那就是20世纪福克斯的副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并任新闻集团的董事成员。
要知道,他的家族主业是新闻传播学,而詹姆斯的专业却是哈佛大学的电影和历史专业。
那么福克斯从事的传媒行业是他擅长的专业。
作为已经失败过一次的詹姆斯格外注重这一次入主福克斯的机会。
毕竟他头上除了有一个八十的老爹,还有一个能力同样不差的哥哥。
不管是新闻集团的话事权或者单纯从继承股份的多寡来说,他都想要尽快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来。
一家传媒集团想要做出成绩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尤其是当时的20世纪福克斯正在主导的是十年磨一剑的卡车司机的《阿凡达》。
这部很有可能再创影史之最的电影才是詹姆斯的第一目标。
第二目标则是漫威影业,他也想要参与收购,但这毕竟是四十亿美元的并购案。
以他在新闻集团的影响力根本不可能独立推动这项项目。
他需要的是一个契机。
敲遇到了被华纳无情拒绝的李彧。
两个年轻人准备用自己的野心为支撑点,去掀翻世界。
华夏有一句大俗话,“男人创业要在三十以前,因为三十以后的男人,不管是耐力与锐性都开始衰减。”
詹姆斯今年正好三十,虽然美果并没有三十而立的说法。
但这个时期的他还是非常有冲劲的。
他要求顶峰娱乐参与到这场并购案中,拿出至少吃下30额的态度来。
他要以此为由去说服集团内的老古董们。
钱不是关键,关键是没钱。
相比于詹姆斯只要说服集团内部而言,李彧面临的难度要更大。
他没有背景,只有背影。
这笔钱必须由他全力筹措。
不同于以前的股权置换,这一次可是纯现金的并购案。
按照漫威估值的40亿来算,30就是12~16亿美元,也就是伟人头近90~110亿伟人头。
李彧的身家是要超过这个数值的。
但身家就是身家,跟现金是不一样的概念。
让李彧放弃又不可能。
只能挠头想办法。
当前企鹅的市值是近两千亿,李彧占据的股份是4%左右,也就是70-80亿左右。
卖是不可能的,这般数量的股票出售不是他在软件上就可以操作的,必须经过大宗交易平台。
若是一点一点抛售的话,又远水解不了近渴。
尤其是2009年是企鹅崛起的一年,单这一年的股价翻了三倍,为了短期利益出售企鹅,就有点买椟还珠的意味在。
于是抵押成了当前来说最合适的一种手段,经过评估,可以获得的资金在与抵押品价值的半数左右,那就是40亿。
也就是6亿美元。
伟人头想要换成美元并没有那么简单。
经过多步操作才可以搞成清清白白的资金来源。
或者说将企鹅的股份抵押给识货的国外机构。
阿狸的股份已经开始上涨,但市值连五百亿伟人头都过不去,这钱就别想了,根本没有必要。
京东更是不用说,不伸手问李彧要钱就罢了,至于反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逸阳的盈利不小,但开支同样可怕。
尤其是院线方面的投资过于庞大。
不得已的李彧只能从大洋彼岸的美果薅羊毛,首当其中的就是顶峰娱乐。
顶峰娱乐是赚钱的,而且赚的不少。
《百万富翁》获得的分成直接划到了顶峰娱乐的账上。
还有一部大卖的电影《暮光之城》。
这是顶峰娱乐独立制作,独立发行的电影。
风险很大,但一旦获利的话,顶峰可以独享利润。
。
。
统计所有数据计算后,。
《百万富翁》与《暮光之城》。
这几乎是顶峰娱乐可动用的全部资金。
顶峰娱乐的体量远不如好莱坞六大,甚至连当前的漫威的潜力大都没有。
但现在的顶峰可也不是无名之辈,现在的顶峰娱乐值个十亿八亿美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这其中就有《暮光之城》的加持。
《暮光之城》的第二部已经完成拍摄,即将与11月份全球上映。
业内对这部电影的票房估计至少可以与前作看齐。
毕竟成本只有五千万美元,虽然会给参与者以部分票房分成,但大头还是顶峰拿。
对于《暮光之城:新月》的票房成绩,李彧记得并不是太清,但作为当时全球销售最火爆的系列片。
票房大卖是必然的,隐约记得有媒体报告说票房翻倍,那应该是有7亿左右的全球票房。
电影还没上映,利润也没有回到手中,但并不是不可以操作。
,从华尔街获得一笔贷款。
这就可以凑出10亿美元的账面数据。
既然《新月》可以抵押,那么《盗梦空间》为什么不可以。
与之同为筹码的还有李彧让妮娜委托全美果最大的书籍出版商出版的《饥饿游戏》全系列版权。
这就是知识产权的价值,就像漫威可以用十组英雄的抵押品获得5亿贷款。
那么,顶峰娱乐为什么不可以。
这在华夏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若是有人用30亿伟人头去抵押一个楼盘估计没有人会奇怪。
但要是抵押一堆破烂的版权,估计发放贷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