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不友好
结果他那个朋友把样本拿回去给同事们一看,大伙全都笑了。
“不用测了,这东西安全性没问题,随便吃,敞开了吃。”
“兄弟,你这挺有门路啊,我眼馋这东西好长时间了,打个商量,想路子给我也搞几斤尝尝?”
这一下可了不得,KTV的天价果盘一下子火了。
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王董做生意老道。
水果的检测单实际上他手里也有一份,完全可以在试卖过程中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可王董没有,非但没有,反而将这份报告烧了,并且警告所有手底下的员工不准泄露。
有句老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买得起这种天价果盘的哪个不是土豪,见惯了各种花式推销。你要是直截了当的把一份报告单递给他们面前,这些人反而要怀疑这份报告的真假,怀疑里面是不是存在不为人知的特殊交易,也就是弄虚作假。
可现在不一样了,是他们亲手将样品交给了信任的老朋友,又让老朋友拿去请同事帮忙检测。
结果可想而知。
一群土豪得到了老朋友肯定的回复以后,简直惊掉了一地下巴。
最给力的还是食品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人家竟然开口,托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的搞来几斤尝尝鲜。这说明什么?
天价水果肯定是真的啊!
值这个价!
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加上,这水果的出品人又是县里的大佬王董,这一下子谁还会怀疑了?
于是,天价果盘瞬间在KTV火了。
供不应求,好多土豪一看抢不到了,甚至当场玩起了竞拍,价高者得。这么一来,无疑让天价果盘的名声又拔高了一节,不只是土豪的圈子,就连一些普通的白领也跃跃欲试。
而奸商王董更是趁机涨价,从3888一下子涨价到了9999.
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非但没有引起客人的反感,反而让更多的人对天价果盘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征服欲望。
在土豪眼里,涨价让他们欣喜。
天价果盘供不应求,好多土豪也抢不到名额。突然的提价,无异于增加了他们的竞争力。就好比本来是一群白领和几个真正的土豪竞价,突然间价格提升了,就好像是瞬间提高了竞争者的门槛。
那些白领阶层的人,无力和真正的土豪竞争,只好放弃。而真正的土豪,完全不在乎这万八千的,全当一个乐子。
另一方面,提价也让他们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试想一下,满街跑的小汽车多了去了,可为什么开夏利的比不上开路虎的?
因为贵!
动辄几百上千万的豪车一开出来,不用问,车主肯定是货真价实的土豪。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开的起豪车吗?即便开的起,后期维修保养,搞得起吗?
这套理论放在天价果盘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天价,才能凸显土豪的身份和地位,只有让普通人感到汗颜,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贫穷,土豪才会感到虚荣,感动优越,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有钱人,和他们不一样。
同理。
这套理论放到普通人身上也是同样的适用。
原本的3888,普通白领金领阶层,咬咬牙,省吃俭用。又或者是在自己的情人面前,在自己的兄弟面前,喝多了酒,想要装个13,没准还真就咬咬牙买了。
可9999,这已经不是咬咬牙装13的问题,是他们完全承受不起。
正因这样,KTV推出的天价果盘,瞬间成为了土豪专享。那一帮子白领非但不会感到愤怒,反而觉得这才是理所当然的。天价果盘只会刺激他们,一定要做一个有钱人,等哪一天老子也要点上一份,不,点上十分八分的天价果盘,到那时候老子才能当着所有人的面敞亮敞亮的装个13,才算真正进入了土豪的圈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人前显贵人后受罪,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于是,天价果盘就这么被所有人接受了,并且被大为吹捧,好像谁能吃上一口天价果盘的水果,就变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了一样!
“这里面全是商机啊!”
聊天到了最后,王董在电话里嘿嘿一笑,对王瑜诱惑道:“兄弟,就在刚刚我下了命令,KTV停止对天价果盘的买卖,对外称断货了。哪怕给再多钱,一个果核都不肯给他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电话里,王董笑声奸诈,十足的奸商姿态。
至于他的问题,王瑜大概也懂一些,无非是饥饿营销的手段。这种故意吊着消费者胃口的手法很常见,大概从90年代就已经在华夏大地普及开来,一直到21世纪,饥饿营销的手法种类繁多形式花样,可万变不离其宗。
这种营销手段毫无疑问在很多行业备受吹捧,乃至于经历了一次次换汤不换药的伪装,就像是一只绵羊换了一张又一张的狼皮,它的本质不变,效果依然良好。
从普及,到繁荣之后的发展,这种营销手段可谓是经历了岁月的考验,经历了市场的变迁,依然屹立在市场的风口浪尖上,只见变化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王瑜心里笑了两声,却也不好直截了当的说破,故作不知道:“为什么?”
王董果然笑的更加开心了,他身边虽然不会少了拍马的下属,有求于他的亲戚朋友,可像王瑜这样拍马屁不留痕迹,既能捧高了他,又能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拍马屁的技巧。
“营销!营销听说过吗?”王董一脸得意的问。
“没,愿闻其详。”
“哈哈!!”
王董笑的愈发欢畅,还和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位君王,不但吃尽了人间一切山珍海味,而且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饿。因此,他变得越来越没有胃口,每天都很郁闷。
有一天,御厨提议说,有一种天下至为美味的食物,它的名字叫做“饿”,但无法轻易得到,非出艰辛的努力不可。君王当即决定与他的御厨微服出宫,寻此美味,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整天,于月黑风高之夜,饥寒交迫地来到一处荒郊野岭。此刻,御厨不失时机地把事先藏在树洞之中的一个馒头呈上:“功夫不负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