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开饭前,赵康询问刘杨要不要喝点酒,正好他姐夫也过来了。
一直牵着小珊手的刘杨轻轻抚摸小珊的手背,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着说道:“媳妇在这呢,不敢喝。”
“那我要是不在,你是不是就要喝了。”小珊故意生气质问道。
“媳妇不在,更不敢喝,没发号施令,我哪敢轻举妄动。”刘杨一脸宠溺说道。
小珊轻声笑了笑。
快吃饭的时候,中午休息的方艳及时赶了回来。
一见到小珊,热情的方艳就拉着她的手向她道歉,因为最近在家忙着照顾孩子,她没得空过去看看小珊。
小珊是刚进门的新媳妇,自家亲戚又多,需要走动的地方可不就有很多,虽说离得近,方艳和赵康也都不敢去打扰一对新人,只好等他们闲下来再去拜访,只是没想到倒让他们先来了。
“真的,看到你们结婚,我比我和赵康结婚那会还要高兴。”方艳紧拉住小珊的手高兴说道。
听着,小珊又不禁露出幸福的笑容。
“一对佳人,真是般配。”方艳又忍不住夸赞道。
吃饭的时候,赵康一家人都很照顾小珊,把好吃的菜都让给她吃,但小珊却格外喜欢他们家的大女儿,把好吃的东西都往她碗里放。
小璐估计是那种吃不胖的体质,看她一顿吃得也不少,但身材还是很瘦。
最后,赵康边给大女儿加排骨边说道:“小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饮食方面我们真是不敢怠慢,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吃什么都不长肉,好在她身体没什么大碍,不过看她个头一直在长我们也高兴。”
怀中抱着小儿子,方艳笑说道:“小璐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说话,这一点真不像我。”
赵康故意接过话得意说道:“不爱说话这一点像我,你看我平时多安静。”
其他人听着都笑而不语。
吃完饭,大概是跟小珊熟了,小璐带着小弟弟跟她玩了起来,还有邻居家的几个孝也都加入了进来。
就这样,小珊一个大孩子带着一群孝子玩起了游戏,踢毽子,跳房子,一二三木头人……
走的时候,小璐带着弟弟送了小珊一程,分别前,小璐还特意叮嘱小珊以后要常来家里玩,小珊笑着点头答应。
回去的路上,瞧着刘杨又带着新媳妇出来串门,大家纷纷送上赞美与祝福的话。
真的是小镇方圆几百里所有人都认识小珊了,弄得小珊很不好意思,人人见到她都跟她打招呼,所以也就不管认不认识,她都笑呵呵热情给个回应,有什么话交给刘杨来说。
路上,夫妻俩还碰到了刘杨小学的班主任。
闲聊几句家常后,上了年纪的班主任高兴对刘杨说道:“我教过你,希望退休前我还能再教教你的孩子。”
“哎,好。”刘杨兴奋应道。
待班主任离开,小珊撅起嘴质问刘杨,“我什么时候答应给你生孩子了,生不生可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我们生不生孝你说了算,你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反正有你我就足够了。”刘杨像个孝一样哄道。
接着,刘杨打算背小珊回去,小珊起初不肯,但禁不住刘杨厚脸皮的挑逗,她也只得顺从他。
靠在刘杨的后背,小珊感到特别舒服,特别踏实,尤其是闻着他身上的汗臭味,不知道为什么,她真的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安。
快到家的时候,小珊回想刚才老师的话,心中又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她不小了,也结婚了,按理现在应该要孝了,但她又害怕自己不能怀,她一直月经不调,不知道这个会不会对生孝有影响。
之前她差不多把这事忘了,结婚前上网查才发现这是个问题,便痛恨起了自己平时没留意到这个事,可这会儿补救也来不及了,那先过过二人世界吧,等他离开她再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在他下一次回来的时候她就准备怀孕。
这样想着,小珊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安慰。
不过小珊还是不敢跟刘杨说这事,怕他担心,更怕他失望,他很喜欢孝,她不想让他一次次带着希望又一次次承受失望。
每次出去串门,小珊总会收到自家长辈封的大红包。
小珊知道,这是老家的习俗,表示是对新媳妇的认可。所以,小珊便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大家的红包。
再加上之前在婚礼上给长辈敬酒时收到大家给的礼钱,小珊细细一数,她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多了一笔小十万的现金收入。
想着结婚后自己做不到时时刻刻孝敬爸爸妈妈,小珊便提出把这笔钱交给他们,算是对他们的一点补偿。
这钱本来都是给小珊的,但没想到到头来她也不想要,刘杨便随了她的意,准备把钱都交给父母。
考虑到以后要替大儿子还礼,刘爸爸刘妈妈就把之前在一对新人婚礼上宾客送的礼钱都收走了。
当然这事他们也是跟一对新人解释过了的,两位新人都能理解他们的用意,也就不管那礼钱的去处了。
现在大儿媳又要把收到的红包都给他们,刘爸爸刘妈妈自然是不肯接手的,连连摆手让她把钱都拿回去,红包本来就是给她一个人的,他们怎么能收,这礼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见爸爸妈妈不肯收,刘杨就拉着小珊把钱又给提走了。
听刘杨的建议,小珊去镇上的邮政储蓄银行开了个户口,把十万都存了进去。
之后拿着银行卡,刘杨把它交给了刘榕保管,以备将来应急之用。
明白大哥大嫂的用心,刘榕拿走银行卡代为保管。
陈玲绣了一幅《真爱永恒》的十字绣送给小珊做结婚礼物,小珊很感动,之后去市里游玩的时候,她给陈玲买了好几套新衣服。
陈玲穿着新衣服也是特别开心,到处炫耀这是她的好嫂子买给她的,还发了朋友圈。
小珊出手也是大方,给陈玲买的都是品牌衣服,这更引来陈玲的同学朋友们一阵羡慕嫉妒恨,纷纷感叹自己有跟她一样的出身但却没她那个命,什么好的都让她碰上了。
但最致命的是,陈玲给评论过的人回复是,这么好的事她也是一不小心就碰上了,全托他们家榕的福。
陈玲此话一出,无人敢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