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幻玄幻 > 天启王座

第五百六十六章 盟老

平时大部分的武当道士都是过着隐世出尘的日子,特别不喜欢和朝廷权斗搅合在一起,但龙虎山和武当山作为南陆顶尖宗门,总得有一个宗门出来承担如封禅大典和罗天大醮等祭神仪式,这也是为何这次武道大举虽然是以武证道,但却不选择在武当山举行的主要原因。

如今龙虎山可谓是人声鼎沸,导致山上的道士多少也有点趾高气昂的感觉,但张玄德还是那副平淡醇雅的性子,除了每日应酬那些达官权贵们,更多的时候就是跟那些小道童们传授作业,一丝不苟得给他们念金光神咒,相比拜见龙虎大帝香客们更喜欢去看小道士们修炼金光咒的场面,可谓是气机蒸腾,金光璀璨。

后来有德高望重的老人跟围观的百姓们说,如此围观道童的修炼过程是在不妥,会耽误了天师大人的授业过程,张玄德反倒亲自出面劝慰香客们,说修炼并无耽误一说,更多的是缘起之时便能水到渠成,甚至不介意他们临摹金光咒的修炼过程,所以这位天师大人在庆国百姓口里风评极好,甚至有人提议他日后可以接任董钦平的位置,成为大庆王朝当之无愧的国师大人。

对于这些说法,张玄德只是一笑置之,并没有任何想要去朝廷任职的想法。

在张玄德看来,与其修道修仙修长生,还不如修身修心修大凡。

龙虎大观外,陪伴张玄德前来的七师弟没有进去,而是选择在大观外肃穆而立,不动声色地念起金光神咒。

一道极为耀眼的金光自他体内绽放而出,宛如风吹芦苇荡般荡漾而去,金雾蒸腾的画面何其仙气逼人。

张玄德走入了那间悬有历代龙虎山祖师爷挂像的大观堂,边走边望着这面挂满历代龙虎山祖师爷的挂像墙,即便是他这般清心寡欲的半仙人,面对这些大多证道成仙的祖师爷们依旧是眼神敬畏。

要知道龙虎山能屹立千年不到,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得道成仙的龙虎山祖师爷们们汇入龙虎山的天地气运,大庆王朝的历史不过一千五百年,而龙虎山在大秦王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若非当年大秦铁骑马踏龙虎,大秦始皇亲手斩断山下龙脉将其汇入天地之中,导致龙虎气数受到影响,这里的气运极有可能形成一道直抵天门的气运柱,说不定如今的龙虎山就是真真正正的人人皆仙,成为一座身处人间的“小天庭。”

想起那不曾被他斩断的大秦气运,张玄德心中难免出现些许阴霾,那胤国世子和大秦公主何其绝代双骄,在他的雷河镇压下依旧屹立不倒。

如今他们两人双双消失在世人眼中,但大秦气运依旧没有消失反而依附在胤国气运柱上,这下子真的是大树底下乘凉无忧无虑,至于大秦气运日后变数如何,已经不是他张玄德可以去管的了。

这位天师大人心神不定,大观堂的正中央是一张有将近千年历史的桃木大桌,上面贴满了符箓和龙虎浮纹。

这里一共坐了六个人,其中坐在距离张玄德最近位置的是两个垂垂老矣的男人,让人无法猜测他们的年纪。

其中一位身上的白麻长袍看起来像是寿衣一样,感觉他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尸僵般,另外一位手里捏着一串檀木珠串,一副沉默肃穆的模样,还有一位是满面胡须的中年汉子,出现在这座云雾缥缈的龙山大观堂,有点不修边幅的感觉,还有一位是身材矮小的老妪,耳垂下钉着两个大金圈,满脸的老人斑看起来像半个将死之人般,最后几位和张玄德年龄相仿的人,在看见张玄德走进来后,纷纷起身道:“见过天师大人。”

“恕贫道来迟,诸位不必多礼,坐吧坐吧。”张玄德在主位上落座后,打量了一眼这些某些可以被他称之为前辈的人。

自从龙王赵公明率领龙骑征服南陆建立大庆王朝后,南陆进入了长达千年的和平时代,各地的宗门道派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不乏有各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天赋异禀可以以一敌百的人间怪物,一旦这些武夫有造反作乱的念头,大庆王朝会出现是血流成河的悲惨境地,即便是出动军队也难以镇压。

于是庆国朝廷为了让南陆武夫无法以力犯禁,建立了一个名为道盟的势力组织来威慑这些江湖武夫,以龙虎山为主盟进行管理,平时是不会过多介入南陆百姓的生活。

譬如千年之前赵家龙室掀起的万龙陨落之战中,道盟成员也是选择了袖手旁观,不会参与皇室诸侯间的战争纠纷,只有在南陆江湖掀起战争的时候道盟成员出手威慑,凡是加入道门的成员无疑于多了一张护身符,但同时也给自己的手捆上了一条链子。

南陆江湖一切甚至是武道大举这样的事情也是由道盟来决定的,需要他们通过会谈来商量某些方面的事情。

而在这座龙虎大观里面坐着的人,都是道盟里面势力最为强大的领头人物,他们也被称尊称为“盟老”

九盟老的年龄相差甚大,势力和实力也均不相等,只有老一辈成员死亡或者心甘情愿退出后,道盟才会选出新的接班人,而盟老的实力皆是南陆武夫之巅峰。

“大家很久没有这样聚在龙虎山见面了,我记得上一次是三十年前在这里策划对影月教的战争,当时老天师还很年轻。”

“是啊,你我两人最后联手杀了影月教的大宗主,没想到你还活着。”

“老夫应该还能活几个年头吧,不过我的几个孙子都老死了,对于我们这样的老不死而言,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孩子老死了,而自己还活着更无奈的事情呢?”

“不过周渔抚那个老神棍居然死了,看来我借他的那本《青牛地藏经》是没必要还了,他那些孙子还在找他这本经书藏在什么地方,听说连他的坟都刨开了都没找到,没猜到在老夫这里吧,哈哈哈!”

虽然是在人间活了几个甲子的老人,但说起话来还是眉飞色舞的样子,没有迟暮老人的死气。

此时能坐在这张桌上的老人都曾经都是南陆江湖里的顶尖之人,比如那位满脸老人斑的老妪来自神云阁,人称“仙子”在南陆江湖中辈分极高,能一念开天门凭口唤仙人,性格豪爽不输须眉。

有好事者说老天师年轻时曾经对她一见钟情,私下都要称呼她一声“神仙姐姐”

当然也不一定是武力滔天之人才能坐在这里,再比如那位麻衣老人就是公输家族的领导人,凡是钻研南陆机关道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