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冶炼之法,丛中岩洞!(4k,求订阅!)

根发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至此。

人类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

直到今天。

不过。

说起来,冶炼金属,还真是一项大工程。

没有专业的知识和相应的器具,极难实现。

于是。

将收集来的矿石放到竹篓内。

陆羽随便找了个树荫坐下,终于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大家说得没错,冶炼金属,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人类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就获得了青铜。”

“所以,冶炼金属听上去似乎很离谱,但事实上,这种作业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

这时候。

听了陆羽的话,许多观众都在弹幕中讨论,原始人究竟是如何学会炼铜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不然。

牵扯到的知识点非常多。

换句话说。

身在自然界中,原始人貌似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到矿石高温下融化的化学现象!

闪电落下,发现了火。

用火烧烤食物,会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

而把泥土丢到火中,则会烧制成陶。

最后,问题来了。

冶炼金属这种高难度的技术,他们又是如何发现并掌握的呢?

观众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

极具科技感。

有人说是外星人教的。

还有人说是高等文明入侵。

更有甚者,居然还把封神演义拿了出来。

说得有鼻子有眼,煞有介事。

实在令人无语。

靠在石壁上。

陆羽见弹幕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也不忍打断。

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这里的来龙去脉,与观众们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兄弟们,打断你们一下,怎么越说越离谱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也没你们想象得那么复杂。”

“冶炼,首先要有火,这是必须的,至于火是怎么被发现的,我在之前的直播中,已经向你们科普过了,有了火后,人们发现用火烧一些东西,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食物和陶土。”

“都是这个时间点的产物。”

“学会了使用火,掌握了用火烧制黏土容器,这个过程中因为黏土里所夹带的矿石,被无意间丢到了火里,烧制融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矿石竟然可以还原出较硬的金属,而且比手里的是石制工具还要给力!”

“于是,人们开始搭建土窑,并学会了使用木炭和简易的鼓风机,一来二去,铜自然而然就被冶炼了出来。”

“再后来,因为出现了控制较大区域和人口的集中政权,有了一定的人力使用,人们对于金属冶炼也步入到了正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后。

质地柔软的单质铜已经不能生产生活所需了。

所以。

人们就在里面加入了少量的锡,从而变成了铜合金。

到了这里。

原始人彻底告别了石器生产工具,一举迈进了青铜时代!

在陆羽的解说下。

一部通俗易懂的人类发展历史,顿时活灵活现起来。

弹幕里一水儿的666:

“6666,主播懂得真多!”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斗娱TV荒野大学特聘教授!”

“学到了!”

“最喜欢听羽神讲故事了!”

“一个被极限直播耽误了的相声演员……”

“哈哈!”

……

下午一点一刻。

天渐渐地阴了下来。

炙热的阳光。

被厚厚的云层所遮挡。

让林中的气温舒服了不少。

头顶的天空,时不时地会有几只海鸟飞过。

留下苍凉而神秘的啼鸣。

歇了一会儿。

聊得也差不多了。

为了早日回归营地,陆羽背上背囊,继续沿着河道向西出发。

赶路的时候,他边走边说:

“如果我没猜的话,欧利迪亚的矿产资源应该也非常丰富,不止是黄铜,少见的锡铜和紫铜,应该也有分布。”

“因为只靠黄铜,很难胜任这么复杂的雕刻工艺。”

“事实上,我们在采石场发现的金属痕迹,有一半都是青铜器所留下的。”

“所以,聪明的欧利迪亚人,一定在很久之前,就拥有较为发达的冶炼技术了。”

“说起来,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古文明都要早,让人难以置信……”

说话间。

树林中的光线开始变暗。

地势陡峭不堪。

完全一边倒的态势。

一定非常小心才行。

否则极容易失足。

来的时候。

陆羽走得右岸。

眼下他则是在左岸。

别看只有一条河相隔。

但两岸的风景却是大有不同。

与右岸不同,这里的地貌,要险峻很多。

全是非常坎坷的岩石带。

极不好走。

一路举步维艰,足足过了一小时,泥土才重回脚下。

扶着一棵树喘了口气。

陆羽对着擦了擦汗,刚要开口说话。

目光就被隐藏在灌木丛中的黑乎乎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见状,他三步并做两步,立即赶了过去。

结果。

不出意外。

扒开草丛一看。

果然有所发现。

原来,藏在草下的,竟是一个巨大的、黑漆漆的、倾斜向下的岩洞!

洞口数尺见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