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IP授权

我们可以规定,他们生产的同款产品,售价不能比我们低。”

“那他们不干啊!”

陈欢好奇道:“同样的火花棱镜,同样的价钱,我为什么不买PD版,反而买授权版呢?”

“渠道不同!”

孟浪解释道:“每一家玩具企业,掌握的发行渠道都不同。”

举个例子!

立足于川省的某玩具企业,他在省内铺设的销售渠道,绝对比PD要强得多。

所以他们能把产品推到村镇级小卖部,而PD渠道顶多把产品推到县城的超市或者玩具店。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别小看一个村镇级渠道,虽然人均消费水平没有城市那么高。但那里的孩子,同样有消费需求。

或许他们买不起动辄几百上千块的精品手办,但十几块,几十块的玩具总买得起吧?

PD可以将一部分,售价低廉全靠“走量”的产品,授权给“渠道更广”的企业。

以PD旗下产品的号召力,不愁没人买账。

这样他们赚了钱,PD拿了一笔不菲的授权费用,对自身还没什么损失。

双赢的好事!

比如说小明住在某山区,他虽然憧憬电视里的玩具,但受限于交通地理等因素,周围买不到PD玩具。

想买得去县城!

PD授权给当地一家玩具企业后,由他们的销售渠道铺设到小明村里的小卖部,小明终于买到了心仪已久的PD玩具……

经过孟浪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懂了这个道理。

那现在有一个问题!

PD旗下那么多IP,哪些可以授权,哪些不能授权,需要独家经营?

“首先是奥特曼!”

“低端变身器和塑料人偶产品,可以授权出去!不过要注意一点,新奥不能授权!”

初代-爱迪可以授权!

迪戴盖、阿古茹与奈克瑟斯这种新奥,暂时不授权给其他企业。

这也是一种销售策略!

竖起两根手指,孟浪接着说道:“诸如悠悠球、陀螺、四驱车等过气IP,也可以适当授权给其他企业生产……”

总而言之!

PD卖不动的产品,营收逐年下滑的老旧IP,可以放出授权,赚一点授权费。

还能保持人气,占PD集团营收比重较高的IP,那就得攥在手里做“独家垄断”。

授权以三年为期限!

三年内,获得授权的企业如果经营不善,无法给PD创造收益,那合同到期便解除授权,换一家再试试。

反正PD永远不亏。

手握知名IP,做的自然是“无本生意”。正如当年老孟生产的“喜太郎”玩偶,PD不出钱不出力,坐享其成就好了。

至于授权IP有没有人买?

自然是有的!

而且,数量还不少。

自从会议结束,PD集团放出风声后,来自全球各地的玩具企业代表,陆陆续续赶来江川。

态度简直好极了!

孟仔说啥,他们就做啥。

当然,PD挑选授权合作企业的标准也不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从PD这里获得授权。

差不多一百多家吧!

孟浪挑了全球约一百家企业,作为首批“授权合作”代表,负责生产并销售“外孙级”PD玩具。

外孙级是网友们的调侃。

他们将PD玩具生产的玩具称之为“儿子级”,乐高、乐宝生产的称之为“女儿级”。

现在可好……

除了儿子女儿,PD还搞出了外孙。进一步扩大了产品覆盖面,还细化了市场领域。

当然,听起来复杂。

实际上这三种PD玩具,还是挺好辨别的。

盒子上有“PD”熊猫人LOGO,生产企业为江川鹏达玩具的货,肯定是亲儿子版。

制造商为“乐高”或者“乐宝”,包装盒上印有“乐高”与“乐宝”LOGO的,自然是亲女儿版。

制造商不是PD玩具,也不是乐宝或乐高,包装盒上没有这三家LOGO的产品,那只能是外孙级了。

辈分归辈分!

不管是哪一家,生产的玩具肯定都是正品,价格工艺也不会有太大悬殊。

但消费者又不傻!

同样多的钱,买PD版不好么?实在买不到,乐高/乐宝版也可以接受,为什么要买“授权版”呢?

所以,很多人理解不了。

PD搞这个授权版,到底有什么意义?除非授权版售价比PD版便宜很多,不然谁买啊?

直到诸多授权企业,公布了首批销量后,他们才愕然发现,这玩意真能卖出去!

而且,买的人不少!

“到底是谁在买这些已经过气,还是授权版的PD玩具呢?”

怀揣着疑惑,记者走进了湘南一家授权企业,实地采访了企业负责人,得到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

“乡下还有人买啊!”

“那些交通不便的乡村,平时除了赶集,很少去过县城的孩子,他们只能买授权版!”

“不是……现在还有这种地方吗?就算村里买不到,镇上也买不到,不是还有网购么?何必花冤枉钱,买这种授权版呢?”有网友不解道。

“总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对于授权版PD玩具引发的风波,孟浪表示很无语。

PD又不是神,不可能将渠道铺设到每一个乡镇,能实现“县市级全覆盖”已经很了不起了。

再说网购……

先不说孩子有没有手机电脑,除了邮政之外,还有哪一家快递企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

况且,这还是国内。

网购不发达的国外,像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一部分孩子买不到PD玩具,这是很正常的事。他们没得选,只能买授权版。

授权版销量喜人!

这也为PD集团创造了一笔丰厚的收益,要知道IP授权费用可不是一次结清,而是按“销售数量”计算分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