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万燕VCD
。
庞学林这才恍然,这个看起来和普通小老板无异的刘胖子,恐怕已是这个年代极为罕见的百万元户。
刘胖子房子的一楼是一个玉器铺面,雇佣了四五个人帮他打理,黄毛就是其中之一。
二楼三楼四楼都已经装修完成,二楼有厨房、客厅、洗手间,还有一个小卧室,平时保姆居住,三楼四楼各有一个房间。
为了防止平时不住人的时候房子积灰,刘胖子还专门雇了一位保姆打理整栋楼。
“来,庞老弟,你住这间屋子吧,青青,你就住庞老弟隔壁,慕教授,你住青青对面吧。”
刘胖子一一给众人安排房间。
庞学林推门而入,房间装修精致,不但有席梦思床垫,彩电,甚至还有一台产自日本的先锋Ld影碟机。
看到这台傻大粗笨的影碟机,庞学林不由得为之一愣。
他在查询八九十年代资料的时候曾经见过这种影碟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观看卡拉OK和电影,依靠的便是这种Ld影碟机(镭射影碟机)。
这种影碟机粗大笨重,播放的镭射影碟也是个庞然大物。
镭射影碟尺码和黑胶唱片相若,表面和音乐光碟相似,它以镭射读取预先刻录在碟片上的讯号,并转换成影像讯号(如pAL、NtSc)供电视机播放。
由于使用类比储存,镭射影碟没有dVd马赛克、色带或其他因数码量化带来的问题。
而且镭射影碟能提供的影像质素接近广播电视,因为是非接触式的关系,没有录影带放多了会影像会变差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这么粗大笨重的机器和影碟,卖得并不便宜。
一台刚上市的日本先锋Ld影碟机要卖到八九千块钱,而一张Ld影碟则要卖到四五百块钱。
即便如此,1993年中国市场上,Ld影碟机销售达到了一百万台。
其他影音产品销量也很高:组合音响销售一百四十二万台,录像机一百七十余万台,cd激光唱机一百六十余万台。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潜力。
刘胖子见庞学林呆呆地看着Ld影碟机,不由得笑道:“庞兄弟,你对这玩意儿感兴趣?我这边有不少碟片,都是香江那边的片子,还有一些带点颜色的,要不要看看?”
说着,刘胖子朝庞学林眨眨眼,露出男人都懂的表情。
这时,已经将行李放好,跑到庞学林房间里参观的慕青青好奇道:“刘大哥,什么叫做有颜色的影碟啊?是画面彩色吗?”
“咳咳!”
跟在慕青青身后进来的慕东来道:“小刘,庞小兄弟这才多大,别带坏孝子。”
“慕教授教训的是,教训的是!”
刘胖子嘿嘿笑道。
他可不傻,怎么会看不出慕青青以及慕东来对庞学林的青睐。
而且刘胖子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双眼睛却毒得很,看人很准。
眼前这位庞兄弟,尽管对方声称自己孤儿出身,成长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无论从他的言行举止,还是那天晚上展现出的超强能力,都给人非同凡响的感觉。
刘胖子很清楚,和庞学林搞好关系,对自己绝对有好处。
当然,前提条件是不能得罪慕青青。
这位漂亮的小丫头,显然是冲着庞夫人的位置去的。
庞学林笑了笑,没有在意刘胖子的话,而是看着眼前的Ld影碟机若有所思。
这台Ld影碟机,让他想起了曾经在资料上看到过的Vcd技术。
1992年4月,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视技术博览会。
时任皖省现在集团总经理的姜万勐,正驻足在一个2平方米的展台前,沉思良久,不愿离去。
牢牢吸引他眼球的是一项图像解压缩(mpEG)技术,由美国c-cUBE公司展出。
眼前这项技术,给工程师出身的姜万勐一种直觉:用mpEG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那么,一个低成本、小尺寸的Vcd光盘便可以取代既昂贵又占据大量面积的Ld影碟,物美价廉,加上国内对影音产品的强烈需求,Vcd必将开创光盘记录的全新时代!
这一开创性的构想,促使他迫不及待地想应用c-cUBE公司的mpEG技术。时任c-cUBE公司董事长的美籍华人孙燕生决定与姜万勐合力打造应用mpEG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开创一个光盘记录与播放的全新时代!
皖南省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顺势成立。
万燕的万,指姜万勐,燕,取自孙燕生。
姜万勐的想法成真了。
1993年9月,万燕第一批,也是世界上第一批1000台Vcd机下线。
产品刚下线,1000台Vcd机马上被国内外家电公司抢购一空,他们迫不及待地把万燕的Vcd买回去拆解研究。
1994年初,万燕Vcd进入市场推广阶段,这时,Vcd机定价5300元,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很快也就卖完。
此时的姜万勐和万燕公司,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倾注全部精力财力培育Vcd市场:一边向市场推销产品,大打广告;一边收购十一家音像出版社的版权,推出97种卡拉OK碟片,让消费者尽情享用Vcd提供的丰盛的视听大餐。
老百姓对Vcd的接受很快,而Vcd产品推出的近一年来万燕都牢牢占领市场100%的份额。
万燕的努力得到了消费者的十分肯定。
一手打开Vcd市场的万燕,在这时走向了最辉煌的时刻。
然而,姜万勐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姜万勐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申请不申请专利似乎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让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结果,就这一个失误,让万燕把自己逼入绝境:
第一:任何一家家电厂家,甚至家庭作坊都能拿万燕的技术生产Vcd机,一时间,万燕出现了无数的对手;
第二:背负着巨大研发成本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