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物质分析
蓉大博物馆的馆藏大多来自型墓葬,在原址上建博物馆太浪费物力人力。
经由批准之后,教授带队发掘遗迹,将文物根据材料、功用分类整理,文物分析就是其中一个步骤,旨在研究古人生产以及生活工具的物质结构。
姜书栋走到实验室,里面只有十来个学生。
考古系有很多分支,如动物考古、民族考古等,很多学生都会根据自身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更为具体的专业,衍生的还有博物馆学。
本来学生就少,细分之后就更少,大一时整个考古系新生才80多个,现在更是寥寥无几。
姜书栋专业是田野考古,当初选择的朝代是南北朝,如果想要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胡柯受到姜书栋的消息,从实验室递出来一套无尘静电服给他。
“什么朝代的遗迹?”姜书栋换好静电服,戴上了手套。
“去年实习发掘出的宋代商贾墓葬。”胡柯低声回复,“盗洞有十二处,很多东西都被盗了。”
姜书栋深呼了一口气,又是盗墓贼!“盗洞什么年代的?”
“元明清到现代都有,最近的应该是二十年前。”胡柯补充道,“村民家的羊掉进盗洞,找羊的时候发现的。”
十二处盗洞,应该剩不了什么东西了,走进实验室,陈教授带着手套正好拿起了一块象牙,象牙上有很多放射性裂纹。
姜书栋嘴型出老师好,并且微微弯腰,陈秉一教授颔首后指着屏幕上的挖掘现场俯瞰图道,“这枚象牙出土于T3探方。”
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就桨探方”。
探方就相当于“田”字,每一个“口”的面积是4*4,以老师去年带队发掘的18ZJSIVT3探方为例。
18是2018年,ZJS是遗迹的地址赵家山,IV是第四发掘区,T3是3号探方。
“这处遗迹被多次盗掘,抢救性挖掘时,我本人都不报希望了。在此不得不表扬下胡柯同学,他在墓道的左侧发现了墓室隐藏的暗格。而这次的发掘出来的文物,也都来自这个暗格。”
胡柯被陈教授夸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墓主的骨骼虽然被毁,但是墓志铭记录了墓主的身份,宋代的大商人。出土的这枚象牙对宋代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佐证了宋代和其他欧亚国家的通商事实。”
陈教授完之后,补充道,“现在请助教给大家讲讲物质分析。”
助教是工科的硕士学长,本科是物质分析专业的。
“赵家山的土壤是以燥红土为主,这块象牙刚清理出来时,表面有很多土壤颗粒,通过显微镜观察象牙会发现很多空隙,这就是颗粒吸附的原因。”
助教学长继续补充道,“象牙是白色硬质物体,主要成分是牙本质,和骨头的成分相似。”
学长采用等离子体质谱对象牙中的微量元素Zn、Sr、Ba、Ca进行了分析,与原子吸收光谱AAS对照,确定了象牙来源于非洲象。
学长介绍完之后,姜书栋也跟着做记录,陈教授继续补充历史文献。
宋朝时期国际贸易异常繁荣,与之通商的国家有:占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58个国家。
宋朝出口的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纺织品、糖、茶叶和五金。
进口货物有象牙、珊瑚、珍珠、玛瑙、琉璃、玳瑁、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等几百种商品。
宋元时期,设立了市舶司,是古代专门管理海上贸易的机构,这件文物的出土代表着当时和外国的对外贸易。
一下午都在进行物质的具体分析,放松时都快黑了。
同学离开后,姜书栋跟着胡柯帮陈教授收纳文物。
陈教授今年五十来岁,毕业于燕大历史系,考博到考古专业。
“姜书栋,你以后专业方向是怎么打算的。”面对教授的提问,姜书栋有些不好意思出口。
他的目标近乎不可能完成,出去会被当做是疯子,也就刘公玄这个傻子乐得跟着他。
“我想自己带队从事田野发掘工作。”姜书栋出了让人能够接受的目标。
胡柯在一旁没开腔,姜书栋落后了一年时间,在这期间,胡柯已经得到了保研的资格。
“有需要帮助的,你可以联系我,我的电话号码你知道吧?”
陈教授完就报上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姜书栋只觉得这串数字有些熟悉。
和老师道别之后,姜书栋想请胡柯吃饭,后者拒绝道,“下次,我现在要去兼职,对了,你还兼职吗?”
姜书栋摇了摇头,目前不缺生活费,食堂兼职薪资太低,好好学习拿奖学金也比这个收入高,没必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这胡柯倒是缺钱,年年拿了奖学金还不够,每坚持做兼职,又忙又辛苦,学习没落下确实让人敬佩。
和胡柯分开后,姜书栋想起了陈教授留下的电话号码,拿出手机一看,姜书栋咽了口唾沫心跳都加快了。
论坛里给他私信留言的人,号码就是陈教授的手机号。
姜书栋万万没想到,给他留言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陈秉一教授。
难道陈教授手里有金石卷的前页吗?思前想后也没琢磨明白。
不过目前有一个优势,陈教授自己绝不会料到,他想联系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学生。
敌明我暗,没有确定对方的目的和立场时,姜书栋并不打算打草惊蛇。
幸好当初忘了带着拓本去找陈教授,否则就是他陷入了被动。
姜书栋坐在书房看着纯金铭牌沉思,既然陈教授认识这是镇墓兽的配饰,明肥橘才是秘密的核心。
而胖猫随时都在睡觉,吃了饭就躺地上贴秋膘,“将军啊将军,你到底什么有什么秘密。”
第二中午,姜书栋下课回区,刘公玄抱着大箱子正在别墅门口等候。
姜书栋眼前一亮,连忙开门,这胖子究竟带了多少宝贝。
“这是山下香客送的腊肉。”
“这是蒙顶甘露茶。”
“师傅还特意吩咐了,让我多带点虫草和人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