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心头不觉也有了猜测
等吩咐完,他喝了口茶,沉声道:“梁大夫,此事非同可,你是否真有把握?”
“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我会尽力,大人不妨多安排几个病人在前院,我得一一看过,才能定论。”
着,她当即又要来纸笔,写了一堆药材,道:“大人,这些药材,还请你帮忙收集一下,我得试药。”
县太爷看了看,发现药材都很常见,不过药效看不懂,索性也懒得细问,直接点头应下,吩咐人去张罗了。
等吩咐完,县太爷便歉然道:“我去写一封急奏,你们自便。”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禀报朝廷是不行的。
“大人且去便是。”
楚铭轩点头。
等人走后,楚铭轩拉着梁依依在门口边望着外面灯火闪耀,声叹道:“这个县太爷不简单,你不该这么莽撞的。”
“怎么?”梁依依惊讶。
“你觉得他今日为何对你这般客气?”楚铭轩反问。
“估计是之前欠我人情吧?难道还有别的想法?”梁依依挑眉,心头不觉也有了猜测。
“还人情是真,同时他也看准了你是个直性子。”
着,他见梁依依不解,声解释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必须有所动作,心无大错,否则一旦闹大,他还不知从何下手,这官也做到头了。”
不怕白忙活,反正听大夫的,就怕什么都不忙,那才是为官者的大忌。
何况就是最后发现忙错了,也是听信了庸医,本心是好的。
“这么,如果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她会拿我当替死鬼?”梁依依脸色一沉,有些难以置信。
“不好,看他那样子,不像那样的人。”楚铭轩想了想,果断摇头,县太爷的为人,他多少了解一些,不像是个无情无义的。“不过想利用你打破僵局,是肯定的,其他大夫都太滑头了,你看隔离之类的事情,你先前没,他不是也在做了吗,只是防止人心惶惶,动作不大罢了。”
楚铭轩见自家媳妇脸色不好看,又解释了一句。
当官的都不傻,哪怕只是一个县令,顾虑也很多,他想救人,想解决瘟疫不假,但身为父母官,他同样得应付朝廷,预防人作祟。
就想眼下的瘟疫,看着严重,但最多不过殃及一个镇子加几个村子,根本谈不上严重,若是因这点事就大动干戈,而最后又被查出来,不过是简单的伤寒之类的,那就彻底闹了笑话,如果再有人怂恿几句,官也到头了。
所以光有好心没用,还得用好手段,很显然,这县令熟悉这一套,所以才最后喊梁依依,才特意看重她。
至于怀疑梁依依的医术,之前梁依依救了他,就最有服力。
梁依依听了楚铭轩的解释,两眼瞪得圆溜溜,“这人心思竟然这么多,早知道我就不了。”
不过话虽如此,但她还是被楚铭轩服了,虽然她对这个世界的官场规则不懂,但想到前世,她也琢磨出一些味道来了。
想前世但凡有个洪涝灾害,地方官同样挺身而出,然后各个部门包括媒体砖家都一拥而上,各抒己见,不管有没有用,先发表意见,表示关心再,至于对不对,我心思到了,总比键盘侠要强。
“看着这些人病死吗?”楚铭轩反问。
“做不到。”
梁依依叹息,她终究没那么心狠,不过她还是好奇地道:“那其他大夫呢,难道也故意装的?”
“当然不是,他们是不懂,否则的话,哪还轮到你,毕竟怎么,事情真如你预想的,最后县太爷只会再欠你一个人情,其他人肯定巴不得。”
楚铭轩冷笑道:“可惜他们没这本事,加上谁也不想得罪谁,所以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起哄。”
“这么,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这次是彻底恶了跟县太爷的关系?”梁依依挑眉。
“那是自然,谁让他们蠢。”
楚铭轩撇嘴,一脸不以为然。
“啧,看不出来呀,相公,你懂得不少嘛,跟谁学的。”梁依依感慨,不得不她被楚铭轩服了,很难想象这男人病了这么多年,到底是哪里学来这么一套的,连官场的规则都这么清楚。
没一会,外面传来嘈杂地脚步声,而后梁依依便见到之前离开的方春秋等人,纷纷赶了过来。
这群人一进门,就诧异地打量了梁依依一眼,笑道:“梁大夫一直在此?方才有人传令,梁大夫有发现,大人请我们过来商议此事,想必是梁大夫对这次瘟疫,有了确定诊断?”
“不知梁大夫可看出,这是何种病引起的?有何根据和出处?”
这些人着,都满脸的不悦,显然对县太爷因为梁依依几句话就这般大动干戈,心头十分恼火。
“不知各位神医又看出什么来了?”
梁依依挑眉,冷笑一声,特意将神医两个字咬的很重,讥讽之意十分明显。
尤其是方春秋,听到这话,脸黑成了锅底。
“我等暂时自然没有眉目,此次瘟疫事关人命,岂能随意下定论。”
有人冷哼,着还恼怒道:“倒是梁大夫你,一来就有发现,这反倒令我等好奇,要知但凡病理,自有出处,不知梁大夫根据何来?”
梁依依心头火气,讥笑道:“个人传承,不便相教,除非你愿意入我门墙。”
想知道拜师呀,不然我就是不教你!
“你!”
那人气的胡子一翘,脸色越发地黑了。
“大人!”
就在几人嚷嚷之际,县太爷从后院走了进来,他一进来,就看到几个大夫脸色不善,不由脸色微沉,道:“先前梁大夫回去给人诊断,发现此次瘟疫非同可,乃是毒瘟,不知你们有何见地?”
毒瘟,就是流行病加中毒过敏之类的综合症,这年头十分少见。
这种大事,为了防止这群庸医乱,他也必须征求所有人意见,当然,更多的则是不太放心。
方春秋正怀恨她先前的讥讽,于是当即就道:“大人,我先前给三人诊过脉,发现他们脉象虚浮,却并不沉稳,加之寒热交替,内困外交,此症虽不像是风热,却也近似,绝不像是毒瘟,还请大人慎重。”
“不错。”
方春秋话音刚落,又有人接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