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自动驾驶技术

范围和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即使繁星软件公司的软件优势明显,想要立即研发出来l4级别的自动驾驶,是不太可能的,这需要非常多的数据来支持。

所以在会议上面,赵一将自动驾驶的各个级别的特征给详细的讲述了一遍,繁星软件公司想要尽快出成绩,可以优先开发l1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虽然这种自动驾驶技术在赵一看来完全称不上自动驾驶,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是可以给消费者非常惊艳的体验,给神龙汽车公司使用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更重要的是,l1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数据需求量不大,不需要经过非常长时间的测试,同时其他兄弟公司以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非常快的拿出来相关的支持硬件产品。

也就是说,l1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繁星软件公司可以非常快的拿出来,许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只要整合好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之后在慢慢的升级到l2到l4,完全没有必要一下子拿出来非常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这样也可以给市场期待感,何乐而不为呢。

以繁星软件公司在软件上面的实力,以及天行半导体、天工精密仪器在芯片和传感器上面的实力,今年就可以让l1级别的汽车上市销售。

同时赵一还让繁星软件公司扩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例如人脸识别、智能地图等等。

也可以在自己的软件系统里面加入智能化功能,特别是他们现在进行的云端化建设,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非常有利。

这可以让他们原来的软件系统焕发新的生机,迅速淘汰那些独立软件,这样不就可以给自己增加营业收入了吗。

而且云端软件也不是一次性缴费,使用终身,而是采用会员制度,有使用时间的,这就可以为繁星软件持续带来营业收入。

打发走廖兴凯后,接下来赵一就和精密仪器公司的负责人赵德尚开网络会议。

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在1985年的总营业收入为800亿元,相比起前一年,提高了33%,算是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他们之所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是国企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导致这一块的收入大增,不管是生产线还是加工中心设备,都买的相当不错。

再加上其他原本业务的自然增长,以及北极星公司的平板电脑业务说用到的传感器等,才让精密仪器公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天工精密仪器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赵一表示非常高兴,因为这家公司的特殊性,导致赵一其实对他们的营业收入没有过分的要求。

只要他们能够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满足赵一旗下企业的发展需要,就基本上是完成了这家公司的任务和责任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真的在乎营业收入的话,凭借天工精密仪器公司的领先世界的加工中心设备,这一块的出口业务就会达到目前整体营业收入了。

而这些优势,赵一只是让精密仪器公司留在国内,最先进的当然是自己兄弟公司使用了,次一级的就是国内其他企业使用了,再次一级的才会考虑出口。

在这种经营思路下,精密仪器公司的营业收入还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已经让赵一相当欣慰了。

至于国外企业对天工精密仪器公司的不满,精密仪器公司完全不在乎,反正不卖就是不卖,如果所在国不允许进口他的第三档设备,他们也不强求。

就是这种佛系的经营方式,让世界各国企业和政府相当头疼,反正你不让我就不卖,你让我卖,我就只能是卖低级的设备了。

问题是,这种在精密仪器公司看来低级的设备,在其他国家也是非常先进的设备了,还是有大把的企业想要使用他们的设备。

这也是为什么华龙服饰公司和浣纱纺织公司从精密仪器公司采购的设备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增长。

因为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国外企业贡献的,当然国内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国内市场也具备一定的潜力,特别是1985年进行的国企改革,让这种需求更加旺盛。

不过去年国企改革刚刚开始,还没有到需求总爆发的时候,今年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市场需求就会让精密企业公司吃的盆板钵满。

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今年精密仪器公司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且精密仪器公司还完全不愁无生意可做,都是其他企业上门求购他们的设备。

相比起精密仪器公司的牛气冲天,天行半导体公司就显得弱势很多了,虽然在外界看来,他们依然强势无比,毕竟他们统治了全球逻辑芯片市场的70%。

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剩下的就是被其他大大小小的公司瓜分了,而且其中的大头也是擎天半导体公司占据着。

在整个1985年里面,天行半导体公司创造了1500亿元的营业收入,不仅没有因为擎天半导体入场竞争而减少,反而还增加了200亿元的营业额。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这既是市场对于天行半导体公司的认可,许多人习惯性的购买他们的产品,同时也是市场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但是在会议上面,林爱国依然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只是他们也不知道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在会议上面虽然没有像廖兴凯那样直接向老板问计,但是表情和语气却是表露无遗。

好在赵一正准备和他说关于智能驾驶的事情,繁星软件公司想要尽快拿出来成品系统,就离不开天行半导体公司的支持,这也给天行半导体带来新的业务增长。

其实天行半导体公司也可以在智能芯片领域扩展业务,但是还是需要开放人工智能才行,只有人工智能才需要大量的智能芯片来训练。

只是目前赵一还没有打算开放人工智能,自己旗下的企业很多还在摸索阶段,没有太多的成熟产品流向市场,也就没有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当然,赵一亲自编写的智能系统和软件不算在内,毕竟这些技术更是不会出现在市场上面。

更重要的是,外界还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等到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肯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