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得意不了几时

些有着同样问题困扰的石油国家,也开始有样学样起来,毕竟石油总有一天会挖光,但是土地环境治理好了,至少不会饿死人。

如果土地环境治理还是长远目标的话,那么海水淡化工厂就是他们目前急切需要的东西了,这些产油大国普遍都是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

之前国际上面也有海水淡化技术,最简单的就是蒸馏技术,这种成本太高,后来有发明了反渗透膜技术,来分离海水溶液和溶质,成本获得进一步的降低。

在1983年,沙特的就已经建设了一座日产30万吨的海水淡化工厂了,不过这些海水淡化技术相比起摇光环境治理公司的生物薄膜海水淡化技术要差得多。

摇光环境治理公司的海水淡化工厂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海水淡化产量非常大,沙特之前建设的30万吨日产的海水淡化工厂已经算是不小了,但是同样的工厂规模,摇光环境治理公司的海水淡化工厂可以日产100万吨。

也就是说,固定投资差不多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产量却是差别巨大,这就无形中降低了单位水产的固定投资折旧成本了。

第二,海水淡化的水质量是最高的,虽然都是海水淡化的水,但是质量却是有着天差地别,通过摇光环境治理公司的海水淡化工厂出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第三,就是总体成本优势明显,海水淡化的成本主要是电力成本和薄膜成本了,而使用了摇光环境治理公司的生物海水淡化薄膜,电力成本获得极大的下降。

因为这种生物薄膜不需要加压渗透,而是通过生物薄膜里面的生物分子来自动运输水分子通过薄膜,大幅度降低了电力的消耗。

如果这些合作协议真的签署之后,华夏国际石化公司未来将会从中东国家进口大量的石油资源,这就需要庞大的石油运输船队。

所以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型油轮依然是海燕船舶公司的主要制造船只类型,而且主要还是供应给千帆船运公司使用。

除了以上两种船型之外,矿砂船的订单数量却是异军突起,这就和我国刚刚通过的不久的国内基础建设发展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了。

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城市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其中又以铁矿石为主要金属材料,这就造成目前我国的特矿石进口数量激增。

这些矿砂船主要是用来运输矿石产品的,主要的客户依然是千帆船运公司,在这个风口上,千帆船运公司当然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插手这一块的业务。

赵一更看重的是海燕船舶公司正在研发制造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船,这是被称为商业船只制造领域的皇冠,可见里面的技术难度有多高。

其实我国目前对于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需求并不大,百姓还没有阔绰到使用天然气进行取暖,即使使用天然气做饭的都比较少。

所以这艘船的买家依然是千帆船运公司,主要是用来帮助华夏国际石化公司运输天然气的,至于其他客户目前是没有的。

华夏国际石化公司现在的业务范围非常广,凡是使用石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化工产品,他们都有涉及,不过里面的的业务占比有大有小而已。

前面说过了,华夏国际石化公司现在占据最大头的反而是农业化肥的制造和生产,由于他们生产的肥料对于土壤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比其他企业生产的化肥要先进的多。

这让他们在全球化肥市场的占比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氮肥领域,他们的全球市场占比越来越高,这种不需要采矿就能够生产的化肥,是华夏国际石化公司的最爱了。

像那些钾肥、磷肥等等,还需要去开采特殊的矿藏,华夏国际石化公司想要插足这些领域困难非常大,这些资源已经被别人占据的七七八八了。

不过未来这种情况也有很大的改观,等到摇光环境治理公司和沙特合作的海水淡化工厂建设完毕并投产之后,就可以从里面提取出来钾元素。

按照500万吨日产淡水的量来算,每年可以提供上百万吨钾肥的钾元素材料,而且随着摇光环境治理公司修建的海水淡化工厂越来越多,提供的原材料也就会更多。

言归正传,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就是天然气、煤炭和石油,所以现在他们对于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高,进口数量也越来越大。

之前主要是使用石油来进行氮肥的生产,不过石油资源可以运用到更广泛的其他领域,现在华夏国际石化公司已经开始将自己的氮肥生产原料转到天然气上面来。

这就需要有一款能够运输大量天然气的专用海运船只,这也是为什么海燕船舶公司很早以前就开始对液化天然气船进行专项研发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要等到海燕船舶公司拥有制造能力了才开始采购,除了想要将利润尽量留在自己手里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节能水平高。

这还是要牵扯到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整体节能技术了,这种节能技术不仅仅体现在飞机、汽车上面,海运船只更是如此。

因为除了动力系统节能之外,由基石材料公司研发的特殊油漆,可以让船只上面的海洋生物附着物大量减少,既能减少船只的重量,又能够减少船只航行中的阻力。

根据海燕船舶公司的实际测试,他们制造的船只比同类型同吨位的船只,在能源消耗上面只有他们的70%左右,仅仅是这一块就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

除了能源成本减少之外,还有维护成本也会大幅降低,同时船只的运营寿命也会大幅延长,这又进一步降低了船只的运营成本。

这就是为什么赵一旗下的企业的自有船只非要等待海燕船舶公司能够造出来相关的船,才会采购,在此之前,他们宁愿将订单交给其他的海运公司。

按照赵一的规划,等千帆船运公司的船队正式成型之后,就会将海运价格打下来,慢慢将其他海运企业逐出这个行业。

作为海运行业的新丁,想要在这个广阔的市场里面分一杯羹,就必须要打价格战,不然的话,只能接一些自己兄弟企业的业务为生了。

这可不是赵一成立千帆船运公司的初衷,既然成立了一家专门的企业,就是希望他们在这个领域成为行业巨头。

而最厉害的竞争方式就是价格战了,直接将价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