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终极武器-总统!
绝对不可能的。”
“就这么结束了?”爱德华吐吐舌头“我一万美元就买了这么两分钟?”
“啧,你可真是谈买卖的好手”所罗门笑笑“好了,看在这咨询费的份儿上,我倒是可以给你出个主意。”
“?”爱德华认真听讲。
“国务院系统你是不用去指望了。为什么?你得明白,里面都是官僚,官僚的特点是什么?永远害怕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地盘上,谁不不但不怕事,还喜欢来事呢?那当然是政客了。”
爱德华眼睛一亮“你意思是让我直接去找国务卿?”
“呃,你真挺机灵的,但还是搞错了。国务卿确实是政客,但别忘了,他同时还是官僚的头子啊!就算他想搞事情,下面的人也不会允许。”所罗门摆摆手,示意他放弃这个想法。
“那,那我找,我找参议员?参议院外交委员的富布莱特议员?”除了国务卿,其它政客还有很多,但要能担当如此责任的,也只有参议员老爷的。
当然,总统也行,……
可……
对吧,爱德华也不傻啊……
人人都找总统,总统还怎么开展工作了?
“不不不……”所罗门继续摇头,“在合众国参议员老爷的威力足够大,但俄国人,他们才不管呢……毕竟从法律上说,参议员老爷是是代表州的利益来治理国家,俄国人不理他们也正常。实际上,参议员老爷可以用来执行一些不那么么官方但意义上的任务,但在库达耶夫案子上,他们没有任何用处。甚至会招来对方的嘲笑。当然,如果你打的是要找借口制裁对方经济的话,参议员老爷倒是能派上大用场。”
“那我该找谁?”爱德华有些泄气“总不能走啊大法官吧……”
美国政治三权分立,既然行政立法都被否了,那么能拿出手的只有司法了。
否则总不能让海夫纳或者拉里·弗林特出面吧……
“尼克松总统”所罗门淡淡的说道
爱德华跳了起来“你在开玩笑!”
打死他也想不到所罗门会出这种馊主意。
尤其是考虑到这家伙是民主党的,而尼克松是共和党,莫不是这货在给政治对手挖坑。
“别紧张,别紧张。你看我是像开玩笑的样子么?”
爱德华看去,所罗门虽然笑吟吟的但表情却很严肃,显然对方是认真的。
“好吧,不卖关子了。实际上,这也不能称为办法或者解决方案,只能说是给你指条路,但相信我,眼下你只有这条路好走。”
所罗门想了想继续道:“时间过得真快,实际上在JFK快被刺杀之前的那段时间,他确实做过类似举动。嗯等等,我想想,艾德,你在纽黑文难倒不知道这件事情?”
“我?!!”爱德华楞了,怎么这货又把球踢回自己这边来了。
可看他那个样子,倒也不像是在逗自己开心。
“JFK,被刺杀前不久,耶鲁?……难倒你是说巴洪教授的事情?”
“是的,我能给出最有价值的建议就在这里。这是一个判例,一个落脚点,接下来就要发挥你的能力,以此作为大本营去向新的高峰攀登了,我非常看好你……”最后一句话充满戏谑之情。
可爱德华却觉得事情确实是有方向了。
巴洪教授案,在1963年的时曾轰动全球。
弗雷德里克·C·巴洪是耶鲁大学的长期教授。
出生于纽约市皇后区,随后在俄亥俄的代尔顿市长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和拉里·弗林特算是半个老乡。
巴洪学习不错,最终在哈佛拿到了历史博士的头衔。
之后进入华盛顿,在国务院里上班。
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几乎整个40年代他都不在国内,而是被外派到了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新闻部工作。
也就在这时,他开始对苏联这个政权开始感兴趣起来。
随着二战结束,他结束了在俄国的工作回到合众国,进入耶鲁一面教书,一面从联邦政府接点活计。
比如在1949年到1951年,他负责的一个联邦资助项目:采访200名苏联叛逃者,以分析苏联的政府和社会。
就这样到了60年代,巴洪已经是耶鲁乃至全美范围内的著名的苏联问题学者。
但此时他的名声仅限于学界和政界内,并不为外人所知。
真正让他出名的是,1963年他跑到苏联旅行,同时为自己的新书搜集资料,随后他被KGB逮捕了。
根据巴洪教授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正在莫斯科街头散步,刚走到大都会酒店门口时,忽然一个陌生出现在他面前,并来递给他一份文件。
他下意识的接过来,还没来得及检查,KGB立即出现,给他戴上手铐,送到了卢比扬卡监狱。
他被单独关押了好几天。当他被捕的消息传出时,美国外交官立刻提出抗议,耶鲁大学和其他地方举行了示威游行。
巴洪始终否认自己是间谍,并称这一事件“令人费解且神秘”。
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到苏联的所有旅行中,都非常小心,以避免麻烦,为此拒绝去任何人的家里访问,拒绝与异性单独相处哪怕只有呆上几分钟(显然他对燕子的感情远不如某人来的政治),并且也从不携带相机。
至于囚禁的待遇,监禁当然是痛苦的,但他并没有受到虐待,俄国人没有折磨他。
当被问及是否被审问时,他苦笑着说:“大多数时候是。”
苏联方面则立即对外宣称巴洪受雇于cia,来苏联的目的是替cia搜集情报,但被英勇机制的蓝帽子们当场人赃俱获。
让一个正经大学教授深入敌国首都亲自去接收情报……故事编的有点离谱,爱德华哪怕是外行也能找出其中大量的槽点。
但考虑到当时苏联的外交部似乎在发疯,因为同年苏联政府无理要求中国召回五名驻苏使馆人员-事情倒也简单,
1963年3月30日,苏共中央发出《致全体苏共党员的一封信》,对z国gcd进行攻击和诬蔑。
6月14日,zg中央复信s共中央(即《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