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的铁锁。
朱绛趴在冷硬的地板上咳嗽干呕了好一会,头晕眼花,许久才回过神来。
把他从布袋子里抖出来粗暴扔在地上的人已走了,朱绛环顾一圈,发现自己被关在漆黑的牢房中,高高的地方有一线气孔,隐约能看到铁牢坚固冰冷。
这是几天了?他和平时一样,巡检过每一个值守点,然后在回到自己住的下处的路上,被人套了黑布袋,手足上了重镣,反扣双手,扔进了牢车,一路颠簸,送到了这里。
他完全失去了时间感知,似乎对方白天黑夜都在赶路,也没有给他吃过饭,只隔着布袋给他头上淋过水,他就靠着这水撑到现在,浑身无力,重镣坠得他手足疼痛酸软。
他挣扎着爬了起来,幸而他常年操练,身体健壮,但便是如此,他仍然也有些吃不消。心里冷静想着,是谁?究竟是哪里捉自己这么一个小边关将领?是父亲得罪了人?政敌?北楔?
还是自己无意识得罪了人不知道?
幸而他常年操练,身体健壮,但便是如此,他仍然也有些吃不消。
又不知过了多久,牢门被打开,有人进了来,却不由分说往他身上连倒了几桶冷水,仿佛是替他冲洗一般,然后又一言不发走了出去。
时已深秋,朱绛又湿又冷,瑟瑟发抖,过了一会儿,外间的门再次打开,有人匆匆进来,隔着铁栏在外铺上毡毯,设了座椅脚踏和高几,然后备上了茶壶热茶。
烛火终于燃起来,牢房里始终安静极了,那些人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仿佛一点都不好奇,只是漠然做事,手脚轻便,训练有素地做完一切后,再次退了出去,
朱绛看这排场,心微微沉了下去,他看到了,那些人身上穿着的是龙骧卫的衣服。
他这是在天牢。
姬冰原走进来的时候,朱绛既觉得意外,又觉得情理之中。能千里押送一位四品武将,悄无声息秘密关押在天牢,除了天子,谁能做到。
天子亲审,自己怕是犯了天塌下来的大事了。就不知道到底是哪里牵连的,国公府?还是……吉祥儿?
他四肢匍匐,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罪臣叩见皇上,皇上圣安。”
姬冰原一言不发,坐了下来,凝视了一会儿朱绛,他浑身湿透,身躯还在微微颤抖,想来这一路押送,他吃了不少苦头。
人虽匍匐着,还是能看出那精壮身躯肩宽腿长,头发漆黑,英姿勃勃。
他问道:“上一世,你怎么毒死昭信候的?”
朱绛只仿佛天降雷霆,忍不住抬起头来直视天颜。
姬冰原冷冷看着他,仿佛已经在盯着一个死人。
朱绛浑身发起抖来:“鸡蛋羹……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那里有毒……”他脑子混乱成一片,心里最大的秘密被揭穿,他第一反应是辩解,之后却反应过来自己的懦弱,祖父父亲的作为,和他自己做有和分别?
他再次将额头狠狠磕在坚硬的地板上:“臣有罪……”眼泪脱眶而出。
姬冰原冷冷问:“那时候是谁做皇帝?”
朱绛道:“姬怀清。”
姬冰原握紧了袖子下的手,和自己猜的一样。
“北楔什么时候进犯我朝?”
“明年冬。”
第102章 针灸
这场密审十分漫长,仿佛没有尽头。
皇上的问话也层出不绝,又快又冷。
这对朱绛是分外的折磨和煎熬,他不得不再次回忆那不堪回首的一世,然后不停地被皇上打断问话,问得很细,有时候甚至只是问某件事情发生之时,云祯穿着什么衣服。
他们的合籍婚事,是谁主持。
问得太细太多,以至于到最后朱绛觉得折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那上头问话的君上,也未必好过。
热茶放冷了,姬冰原一口也没有喝过。
朱绛最后晕厥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已经在边城他自己的房间里了。
他起身,看到关外的风吹过窗棂,几乎以为自己做了一场噩梦。
但手足上戴重镣磨出来的皮肉伤还在,肚子倒是不饿了,似乎被人强行灌食过,咽喉火辣辣的又肿又疼。
他的下属们欢天喜地地来报喜,恭喜他京里有了旨意来,擢他为蓟州提督,总督蓟、辽、陕三军镇,这飞一般的升职速度让边将们全都艳羡不已。
他被身边的随从们簇拥着换了崭新的衣袍,梳了头,跪着接了圣旨,颁旨意的是御前大总管丁岱,他笑盈盈拿了旨意给朱绛:“朱五公子,谢恩吧。恭喜了。”
朱绛看着他,忽然一个头磕了下去:“请丁公公转告皇上,朱绛城在人在,城失人亡!”
丁岱微微一笑:“替您转呈天听吧。”他扶了朱绛起身,携着他的手往内堂走去,摒退一干伺候的人,慢慢说话:“今后我们倒是同僚了,皇上也刚任命我赴辽东镇守内官,督理九边总兵府钱粮。”
朱绛心里一阵激动,又深深给丁岱做了个揖:“有劳公公多加关照。”
丁岱道:“皇上只有一句话交代:不可让吉祥儿知道。”
朱绛心神领会,躬身:“臣遵旨。”
丁岱皮笑肉不笑:“云侯爷如今舒心日子没过几天,皇上御口交代了,若是朱五爷管不住嘴,就只好继续你的老勾当,好好去佛前念经去吧。”
朱绛肃然:“皇上尽管放心,臣希望云侯爷好的心,没变过。”
===
云祯却不知姬冰原与朱绛在暗无天日的天牢里,经过了什么。
他日日忙着查案,前世分明并无此案,虽然他也不知道西宁侯的小姐最后如何,前世并无这恩科一事,姬冰原一贯省检,并不爱过万寿节,今年开这恩科,他却没有问过皇上为何忽然开起恩科,如今想来,倒是该问一问。
若是姬怀素,大概是清楚的,云祯心中微微掠过这个,但他无论如何是不肯去再找那人的,只能一个人闷着想。
令狐翊的回报倒是很快就来了。
实在也是这位罗松鹤的事迹居然在一起赶考进京的同乡举子里头颇为流传。
这位罗松鹤出身贫寒,去岁就已进京赶考,家里及乡绅们凑的盘缠,结果进京后名落孙山,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