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
弟说认真读书的重要性。
兄弟俩已经做好玉米南瓜粥,炒了个白菜粉条,屋里开着窗烧着炭盆很暖和。人吃过饭后,两兄弟刷锅洗碗,苏慢打开编辑给她的信。原来是约稿信,信里说苏慢的三篇文章角度独特,想象力丰富,为读者勾画了未来的美好生活图景。
编辑希望苏慢
继续写类型的稿件,虚构不职业身份的人物对未来进行展望。他还给了建议,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建议苏慢写十篇左右系列文。
苏慢没有马上动笔写,她需要好好构思一,她把信重新叠好留着以后慢慢揣摩,早早躺到暖呼呼的炕上,一边琢磨稿子的事情。
知青点的人都知道了苏慢写稿又被采用的事情,左清明拿着杂志样刊给齐修文看,他语带嘲讽:“你看,苏慢写的稿子都比你强,你已经发表篇,你呢,写了好几年也才发表两篇,这就是差距。”
齐修文语气淡然:“再说一遍,都是我对她的启蒙,她才写这好的稿件。”
左清明眉头紧锁:“是她有天分,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把功劳揽在己身上,而且是我鼓励她投稿,引导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两人吵了起来,知青则在传看苏慢写的文章,即便他心高气傲,认为己是大城市来的,也不得不承认苏慢的文章写的很好,他读的津津有味。
“她对未来的展望真的很让人向往,希望过上那样的生活。”有个平时眼高于顶总是看不起别人的人说。
“想不到村里也有这样的才女,她这肯定是天分。”
周时芳很难过,苏慢就是个普通村姑,写什文章啊,她撇撇嘴说:“她就是胡编乱造,几十年后的生活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她这编的太离谱了。”
立刻有人反驳她:“看你这话说的,好像你经历过几十年后的生活一样。”
周时芳哼了一声,这群蠢人,她经历过会跟他说!她拿己写的文章,摔到左清明跟齐修文面前:“你真是井底之蛙,看我这是我写的文章,这才叫水平,再看看苏慢的,她那就是初中生作文。”
她的话成功引起了知青的注意,他凑到一起看她的文章。当看到齐修文脸上惊艳的表情,周时芳知道她赢了。
次日,苏慢去邮局把汇款取来,在公社供销社买了手电筒、蜡烛、香皂等生活必需品,回家后,她泡了一茶缸热气腾腾的蜂蜜水,开着窗脚底放了个炭盆,桌子上摊开稿纸,开始写稿。
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窝在暖和的家里写稿也是美事一桩,最主要是稿子写得轻松,还有
钱拿。
“苏慢,在家吗?”是齐修文的声音。
苏慢懒得去,就喊他:“在,进来吧。”
对于苏慢这样语气平和地跟他说话,齐修文很高兴,他走进来,对她说:“苏慢,去知青点看看吧,周时芳也写了文章,看的文学造诣很高,你以互相切磋,互相进步。”
苏慢打量着齐修文,这个男主还是有优点的,起码心胸宽广,别人的文章水平高他一点都不嫉妒,反而号召大家一起进步。
其实齐修文的写作力不错,被他这样夸赞苏慢也很好奇,她说:“好,我去看看。”她马上给糖包套上大棉袄,带着她跟小顺跟着齐修文往知青点走。
知青点很热闹,冬天生产队没有修河堤、开荒等活,地里的活计很,很多时候不用去上工。
大家正在传阅周时芳的文章,即便百般不情愿,他还是被她的文笔折服,有人赞叹道:“周时芳你这是不手则已,一手就一鸣惊人,苏慢那文章跟你的比,真是小科。编辑肯定眼神不好,才会选用她的稿子。”
正说着,苏慢站在了门,人声喧嚣的屋里立刻安静来。
周时芳扬起,把几页稿纸递过来:“苏慢,你觉得写得怎样?”普通的话语,但神情倨傲,语气带着挑衅。
苏慢还真想要拜读一被大家盛赞的文章什样,当她把文章通读来,觉得这文章还真是好,文字水平、思想水平都很高,颇有大家风范。
对了,大家风范,这文章怎似曾相识呢?好像在哪里看过。
苏慢努力地思索,脑中冒一个名字,这文章不是周时芳写的,是另一位作家的文章。她原先所在的世界的作家文章,九十年代的作品集的文章。不是她对文学有多了解,而是像她那样的高中生,都会文学作品,而苏慢本身也是热爱的人。
这文章为什会先于作家发表时间现在周时芳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