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孔明之志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古时今月 本章:第8章 孔明之志

    本来以为是个挺简单的问题,没想到屈枫叶直接停下来不走了。

    “你们应该二十一岁了吧,我比你们大六岁。”

    屈枫叶看了眼四周的山,继续走着。

    “我以前是个建筑设计师。”

    “以前?”

    司星辰追上他的脚步。

    “那你现在是干嘛的啊?”

    屈枫叶抖了抖肩膀上的篮子,露出一个生硬的笑。

    “现在?如你所见。”

    胡南不知道为什么,屈枫叶看起来好像不是很愿意进入传古。

    可他是唯一一个能自由进出传古的人,就像传古给了他特权一样,仿佛他就是为了传古而生的。

    不像他和司星辰,对传古一知半解,突然就被赶驴子上磨,刚进来就去了半条命。

    他摸了摸自己的肩膀,伤口已经不疼了。

    所以如果说屈枫叶是天生就要进入传古的人,那他和司星辰又是为什么被送进来呢?

    “怎么了?伤口疼?”

    屈枫叶十分关切地看着胡南。

    屈枫叶的声音传到了前面说说笑笑的两人耳里,他们也转过头来。

    诸葛亮往回走了几步:“嗯?胡公子怎么了?难道伤口裂开了吗?”

    崔州平听到这话,大声叫道:“哎呀呀,这小公子有伤?”

    “是箭伤。”

    “哎呀!孔明你真是的!你平日自己胡闹也就算了,怎么还带着小公子一起胡闹啊!”

    崔州平摇摇摆摆从山坡上下来,一边看着脚下的路,一边对诸葛亮指指点点。

    诸葛亮才不管崔州平的叨叨,只看向胡南:“怎么样?要不要在前面的树下休息一下,我给你看看?”

    “没事没事!”

    听到这话的胡南连连摆手,耳根子红了半边。

    “这种小事,不劳烦先生担心!你看你看,我好着呢!”

    胡南说着抡了下自己的胳膊,表示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样子是没事。”诸葛亮煞有介事的点点头,“行,那我们接着走!”

    说完他就带头继续开路了。

    崔州平看着胡南,欲言又止,摇了摇头,返身追上诸葛亮:“诶!等等!慢点!刘皇叔那事我还没跟你讲完呢!刘皇叔那儿你可要考虑清楚啊!可别犯傻去送命啊!”

    “知道啦!”

    诸葛亮头也不回地往山上爬,边喊:“这话你都说了不下八百回了!”

    司星辰“嘿嘿”笑了两声:“这诸葛亮,有点意思,比体力吗?好,我来了!”

    话音刚落,整个人就像箭一样冲了出去,一下就甩了他们好几个坡子。

    胡南正欲跟上,肩膀又冷不丁被屈枫叶拍了一下。

    “怎么了?”

    “今天晚上我们肯定要睡外面了。”屈枫叶看了看偏西的太阳,“晚上,等他们都睡下时,你跟我出来一下,找个僻静点的地方,我有话要跟你说。”

    “哦?”胡南尾音上扬,眉毛也跟着抬了抬,“你这是要给我开小灶?”

    “咳,你的伤,你不觉得奇怪吗?”

    “当然,早就觉得奇怪了。”

    胡南收起戏谑的笑容说:“虽然三天阁是行医的,我也懂上一点医理,但就算以常识来看,哪个人可以在前一天中了箭伤,被奔腾的河水冲了一道后,第二天就能活泼乱跳地起来去爬山了?那可太卧槽了,我这身体素质,可有一点好过头了。”

    “你知道原因吗?”

    “能猜到一点。”

    “好,晚上听你讲。”

    一行人一直向着南走,路上看到了不少背着竹篓的百姓,都用黑色的头巾将头发绑起,随着太阳偏西,行人越来越少,草丛茂密,意味着他们踏入了大山深处。

    眼前的南郡与胡南印象中的有所不同,他在现代看到的是经过两千年地壳运动后的山形,比较平缓,没有大的山脉,不像湖南的山一样陡峭高悬。

    而此刻脚下的这片山形,连绵不绝,虽然不高,但很密集。

    这个地方,植物才是人们生活区域的霸主。

    崔州平看地方差不多了,就让所有人停下,跟他们交待了一下方法就开始干活。

    胡南想去问问诸葛亮那个棠心龙舌木长什么样,奈何诸葛亮一直在和崔州平聊刘备的事情,偶尔还会传来一句“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胡南竖高耳朵,想听听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意见。

    在他心里,他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前两次都要对刘备避而不见?

    老板上门挖员工,还把老板关门外两次。

    是真的错过不在家,还是有意为之?

    然而听到的大都是崔州平奉劝诸葛亮不要出去的话,说什么外面世道太乱,家里还有一家子要照顾,将来夫人生个孩子,一家其乐融融多好。

    胡南听了觉得无趣,就去找屈枫叶问,屈枫叶却发出嗤笑。

    “想在这种地方找到棠心龙舌木?分母无穷大。”

    “啥意思?”

    “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但他们寻常草药还是认识些的,想得以后可能用得着,就仍然拿着小铲子仔仔细细干活,不时有些小蛐蛐从他们面前跳过。

    在大山里兜兜转转了一下午,每个人的药篓都差不多满了。

    眼看太阳就要下到山后头了,诸葛亮就张罗着找处荒草稀疏的洞坐下休息。

    夜晚降临,屈枫叶打着了火燧石,点了一些木头用来微弱的照明。

    “火不要点太大,会把狼引来。”

    “好。”

    胡南坐在洞口的石头上,抬头看向山间升起的一轮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无论走到哪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忽然,旁边一屁股坐下了一个人,连带着一个满满当当的药篓被推到他跟前。

    “亮乏了,可愿帮亮清理一下药篓?”

    “你甚至不愿意叫我一声小南。”

    胡南嘴里嘟嘟囔囔,但双手还是开心地接过药篓开始扒拉出杂草。

    “什么?”

    “没什么。”

    “子南,怎么样?”

    诸葛亮双手向后一撑。

    “什么?”

    这次轮到胡南疑惑了。

    “亮对你的称呼,你们没取字,有些麻烦啊。”诸葛亮转过头,明亮清澈的双瞳直视着胡南,“你不像屈公子和司公子,你单名一个‘南’,亮不太好唤你,便加了个‘子’字,唤你‘子南’,你觉得如何?”

    “好啊!这就像先生给我取了字一样!求之不得!”

    胡南激动得双眼放光。

    “呵呵,取字可不是儿戏,还是得你自己来定。”诸葛亮有些好奇地问道,“所以,你为什么单名一个‘南’呢?令亲可曾提过?”

    ‘胡南?他也配叫这个名字!’

    刻在脑海里的声音猛地刺穿耳膜,那声严厉的呵斥仿佛就在大脑里回荡。

    胡南“嘶”了一声,头有点疼,眼睛微微闭上,摇了摇头。

    “是嘛,你不知道啊。”

    两人陷入沉默。

    等头痛稍缓,胡南试探地换了个话题。

    “先生你早就做好打算,愿意跟刘备走吧?”

    “你怎么知道?那崔州平可是劝了亮一路呢。”

    诸葛亮有些惊讶,虽然他凭着名字和他身上的气息,觉得眼前的年轻人不简单,但这孩子说出的一些话,确实更能证明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他对疑惑的事情,哪怕是问,也都是带有自己的判断,大多还都是正确的。

    “那天在内屋你给我疗伤时,我看到你墙上挂的山势水道图了,上面涂改写画的痕迹,如果你无心的话,大可不必做到那样的地步。”

    “不错,豫州乃仁义之师,倘若亮助其占据一方,兴复汉室,未必不可。”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君而侍,我们自当不会干涉先生的选择,只要你想好了,我们便拼尽一切助你,万死不辞。”

    “哈哈,亮尚未入军营,就先得了你们这帮忠义之士,何愁汉室不兴。”

    诸葛亮的表情相当愉悦。

    “先生想要怎么个兴法?”

    “仿效那淮阴重言之于汉中对。”

    “韩信?”

    “正是!亮想像他那般入中原,上北伐,统天下!高祖既然可以用此法创立汉室,亮便可效仿此法兴复汉室!”

    胡南看着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六岁的年轻人。

    他举起右手用力挥下,穿着一身的麻布衣,眼里闪耀着的不知道是火光还是激动的志向。

    谁能想到就在一个这样的深山老林的洞里,坐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布衣。

    年轻无名,除了几个好朋友谁都不信服他的人,却有着心怀天下的壮志。

    就像四百年前谁也不信那个在别人裆下爬过的人,终究会爬到了他们永远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南愿助先生!”

    哪怕知道结局,看着眼前的人,胡南还是想搏它一搏!

    好不容易等到几人睡了,胡南蹑手蹑脚地爬起来,抽了根正烧着的柴,举起来径直往外走去,这是一个临着山崖的洞,他环顾四周,朝山坡上一个稀疏的树林子走去。

    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了。

    “这么黑,也不点个火把,白天蚊子还没喂够?”

    胡南笑着说。

    屈枫叶转过身来,单刀直入地说:“商仪并不是把传古变成神话传说,飞天入地的,你目前拥有的,是最独特的一种商仪。”


如果您喜欢,请把《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方便以后阅读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第8章 孔明之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第8章 孔明之志并对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