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初现
证券营业厅的大屏幕上一片惨绿,周明死死盯着四川长虹的股价——235元,比昨天暴跌15。营业厅里人声嘈杂,股民们或捶胸顿足,或面如死灰。老陈抓着周明的手臂,手指不自觉地用力。
"小周,这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长虹能涨到60吗?"
周明喉咙发紧,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按照前世记忆,1997年8月中旬长虹应该稳步上涨至30元以上,根本不该有这种暴跌。他的五万多元盈利,一天之内蒸发了近半。
"让我看看新闻。"周明强作镇定,走向报架。
《人民日报》头版的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映入眼帘:《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措辞严厉,直指股市过热、投机盛行。周明大脑飞速运转,前世记忆中确实有这篇著名文章,但时间应该是在12月,怎么提前了四个月?
"政策风险"周明喃喃自语。重生以来虽然引发市场恐慌,但长虹的基本面没变,国家扶持家电行业的政策也没变。这很可能是主力借利空洗盘,震仓吸筹。
"不,我认为是买入机会。"周明声音坚定,"国家要发展家电行业的方针没变,农村电网改造还在进行,长虹的业绩一定会爆发。"
老陈将信将疑:"你确定?"
"不确定。"周明实话实说,"股市没有百分百的事。但我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
回到座位,周明打开账户,将剩余的两万多元全部挂单23元买入。既然记忆不可靠,那就靠自己的分析能力。前世的金融从业经验告诉他,这种恐慌性下跌往往是机会。
手机突然震动,是苏雨晴的短信:"系统又出问题了,今晚能来师大一趟吗?很急。"
周明皱了皱眉,随机回复到"晚上九点,实验室见。"
收盘时,长虹略有回升,收于238元。周明的新挂单全部成交,现在他持有近四千股长虹,平均成本245元。离开营业厅前,他特意去看了《人民日报》的电子版,确认那篇文章确实与前世12月发表的内容几乎一致,只是时间提前了。
"蝴蝶效应"周明心中警铃大作。他的重生可能改变了某些事件的时序,这意味着前世记忆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回到家,父母还没下班。周明冲了个冷水澡,试图理清思绪。如果股市记忆不再可靠,那么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轨迹也可能发生变化。他必须尽快建立不依赖"先知"的商业策略。
电话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
"是小周吗?我是赵建国。"电话那头传来赵处长的声音。
周明立刻坐直身体:"赵叔叔好!"
"听说你今天股票亏了不少?"赵处长的语气中带着关切。
周明心头一震。赵处长怎么知道?难道他在监控自己的账户?
似乎察觉到周明的疑惑,赵处长解释道:"你爸刚给我打电话,很担心你。说你把所有钱都投进股市了?"
原来如此。周明松了口气:"是的,但只是短期波动,我相信长虹的基本面。"
"嗯,有眼光。"赵处长压低声音,"我给你透个风,别外传——下个月国家要出台家电下乡政策,长虹是重点扶持对象。"
周明眼睛一亮:"谢谢赵叔叔!"
"对了,九月初那个座谈会,确定是5号上午九点,发改委危机初现
宿舍楼下的路灯突然亮起,两人如梦初醒般同时后退。苏雨晴接过背包时,手指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腕。
临走时,苏雨晴突然问,"你认识一个叫林薇的投资人吗?她今天给我打电话,问我们系统的进展。"
周明心头一紧:"你怎么说的?"
"实话实说啊,说我们已经有原型了。"苏雨晴歪着头,"她说想投资我们,开价五十万占股30。"
五十万!在1997年这是一笔巨款。但周明知道,这个系统未来能创造的价值远不止此。
"先别急着答应。等我从北京回来,亲自和她谈。"
"北京?你又要去?"
"九月初,有个重要会议。"周明没细说,"对了,林薇还说什么了?"
苏雨晴想了想:"她说下个月北京有个it创业者沙龙,想邀请我们参加。还说你是个难得一见的天才,她很想再和你聊聊。"
周明点点头。林薇的眼光确实毒辣,前世她投资失败纯属运气不好,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破裂。
周明望着她跑进楼道的背影,摸了摸尚存余温的手腕。手机在口袋震动,是林薇发来的会议提醒。他看了看又放回去——此刻任何商业信息都比不上心头那份悸动。
回到家已是深夜,父母都睡了。周明轻手轻脚地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电脑查看美股行情——这是他新开通的服务,费用高昂但值得。
纳斯达克指数继续攀升,亚马逊、雅虎等互联网股票涨势如虹。周明心潮澎湃。美国的互联网热潮才刚刚开始,中国即将迎头赶上。如果能抓住这波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