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往事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沐西贝 本章:尘封往事

    第二日一早,谢扶摇下朝回来,连官服都未来得及换下,便匆匆赶至府门口,心急如焚地等着父亲入京。

    眼看着时间飞快过去,仍不见父亲踪影,等得实在心焦担忧,她索性带了两名随从便出了府,坐马车直奔城门而去,在城门处找了个避荫的树下等候。

    城门处人来人往,她一身朝服立于道旁,甚是惹眼,引得不少行人驻足观望,她却毫无察觉,只紧紧盯着城外道路。

    所幸不多时,她便远远瞧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乘着牛车缓缓而来。

    一名中年男人端坐于车上,手捧着一本书卷徐徐看着,正是她朝思暮想的父亲。

    看着那活生生的人出现在自己眼前,她眼眶微热,遂快步奔向前去,声音带着抑不住的颤抖与思念:“父亲孩儿在这儿!”谢父闻声抬眼,先是一愣,随即眉眼含笑,连忙放下书卷,翻身下车,三步并作两步匆匆跑到城门前来。

    “阿摇,你怎的早早就来了?不是让你在府中等我吗?”他虽在责问,却掩不住语气中浓浓的疼爱,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通行文牒递给城门守军。

    守军一眼便认出了谢扶摇,遂伸手拦下他,朝他拱了拱手,道:“不必细看了,官家家属的面子,自是要给的,快些请进罢。

    ”谢父闻言未作一语,只将文牒递过去后,眉头皱起,淡淡道:“不可,规矩还是要守的。

    ”一旁的谢扶摇亦开口道:“多谢好意,但规矩不可废,还请依例核对。

    ”守军一愣,只得接过文牒,草草看了两眼后点头道:“放行。

    ”她又回头看了眼牛车后的几名随行仆从,补充道:“后头这几位是我家仆人,也请一并放行。

    ”守军忙不迭点头:“知晓了,几位请进。

    ”谢父这才抬步入城,走至女儿身侧,素来严肃的脸庞带了几分柔和,缓声问道:“你还未答,为父方才那句话。

    ”她轻笑,无奈道:“孩儿实在等不住了,便亲自来接父亲。

    一路舟车劳顿,父亲身子可还吃得消?”谢父旋即开口道:“为父身体尚可,不必忧心。

    ”这时,后方几名家仆也驱赶牛车赶了上来,为首那人朝她一揖,喘着粗气道:“大人,我们劝了老爷一路,他死活不肯乘马车,只愿坐这牛车还说什么‘舒坦’得很……”谢父在一旁摇了摇头:“马车颠得人头晕,怎比得这牛车稳当?这车子还是坐着舒心方为好。

    ”她闻声忍俊不禁,眸中却有水光微漾,复轻声唤道:“父亲,回家吧。

    ”不多时,马车便抵达府前,方一停稳,谢父便率先迈步踏了下去。

    下车之时,他略微抬眸望向门楣之上,只见“清霁府”三字在日光下泛着辉光,耀眼夺目。

    谢扶摇随后下车,见他视线落在那方匾额上,遂开口道:“此匾乃是陛下御笔亲赐,父亲觉得如何?”谢父收回目光,转而看向她,训诫道:“圣上看重自是再好不过,但要切记戒骄戒躁,脚下路方走的长远。

    ”她闻言点头一笑,“父亲教诲,孩儿记下了。

    ”此时,府门外早已列了诸多仆从,见马车落下,二位主子下车,忙跪倒下去,恭声道:“恭迎老爷回府,参见老爷、大人。

    ”谢父微一抬手,语气温和:“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众仆从这才应声起身,恭敬地守在两侧,迎二人入府。

    走在府中的青石路上,又穿过幽长的廊道,沿途的庭院花木扶疏,光景正好。

    谢父看着两侧景色,忽而开口问道:“今儿怎未去上值?”谢扶摇一路跟在他身后,望着那熟悉背影,心中一时百感交集,片刻后放轻声开口:“孩儿特意请了半日假来陪父亲,膳厅已备好膳食,都是您平日爱吃的菜。

    ”谢父闻言,只淡淡应了一声,并未多言。

    许久未见,他心中亦满是对孩子的牵挂。

    “那便快去吧,饭菜凉了就不好了。

    ”她笑着点头,叫人引路,二人便一道朝膳厅行去。

    入了膳厅时,便见已有几名仆从在内守着了,见主子入内,忙低头行礼。

    谢扶摇吩咐人将小厨房热好的菜一道道端上来,待一切就绪,这才与谢父相对落座。

    不多时,热气腾腾的菜肴便摆满了一桌。

    桌上的红烧鲤鱼居中而列,酱香浓郁、鱼肉外焦里嫩,鱼皮微卷、泛着油光。

    东坡肘子被收得软糯酥烂,入口即化。

    一碗老母鸡炖竹荪汤清如玉,不见浮油,却鲜香扑鼻,熬得极是入味。

    边上又有香煎豆腐、清炒马兰头、糖醋藕片、虾仁蒸蛋等数道精致小菜,皆是她精心所做,色香俱佳,摆盘雅致。

    两人手边杯中清酿微热,氤氲着淡淡酒香,正宜佐餐啜饮。

    谢扶摇亲手为谢父斟了一盏酒,低声道:“这道豆腐是用昨日新磨的黄豆做的,加了些柴火慢熬的酱汁,父亲尝尝。

    ”说着,她复看向谢父,眼中带着一丝紧张。

    谢父应声夹了一筷,细细品味后,复微微颌首道:“味道未改,还是记忆里的那个味儿。

    ”她面上这才浮现笑意,轻声开口:“孩儿一早便在操持这些,幸得父亲喜欢,那便多吃些。

    ”说罢,便夹了几块豆腐与一块肘子放入他碗中。

    谢父一愣,旋即放下筷子,语气略沉:“下次莫要再如此操劳,你的孝心,为父记着就是。

    ”末了,他轻叹一声,复又道:“你自小便未下过厨,若是一时不慎伤到了,岂不成了为父的过错。

    ”她只是笑一笑,应道:“父亲,孩儿连习武时皮开肉绽的痛都咬牙挺过来了,区区做几道饭菜又算得了什么?”谢父闻言,筷子一顿,目光落在她眉眼之间,许久未语,终是轻轻叹了口气,道:“你啊…模样、性子,越发像你娘了……”谢扶摇微微一怔,唇角的笑在那一瞬有些僵硬。

    她很快回过神来,复低声应了句:“嗯……”声音很轻,仿佛风一吹就没有了般,亦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情绪。

    她忽而忆起往昔的旧事,年少时的她常常不解,为何在荆州城内她与父亲竟无一位亲人?为何父亲明明才华横溢、心有大志却甘居于偏远小城?为何每每提及母亲,父亲总是一脸沉默、神情哀愁?而母亲又究竟因何而死?直到她偶然在父亲书房的一只旧匣中,发现了一件红色锦鸡朝服与一条镶宝石雕花纹样的腰带。

    那一瞬,谢扶摇仿佛窥见了些许尘封往事的端倪。

    但父亲既不说,她便也不问,只是自那时起,她的心中便常存疑窦。

    她也曾奇怪父亲为何自小便将她当男儿来养,为何她说欲入朝为官,他非但不阻,反倒默默支持,从不觉得她有违世俗?她曾试着问过他,他却只是淡淡一笑,轻轻岔开了话题,什么也未答。

    念及旧事,谢扶摇心中疑云愈深。

    她隐约知晓父亲心中藏着什么,却从未深究。

    世人皆有秘密,她亦不愿强求。

    左右父亲肯信她、撑她,认为她不输男子,那她便也要证明给他看,她,不负所望。

    男子或女子,又有何差别?男子可为,女子亦可为,男子不可为,女子尤可为。

    这世上事,女子能为的不比男子少。

    若非时势所限,多少才情之女被困于深闺、埋没一生?若能挣脱樊笼,冲破成规,又有何不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阿摇,愣着干嘛,快些吃菜。

    ”一道熟悉的声音将谢扶摇从思绪中拉回。

    她抬眸,正见父亲将一块肉夹入她碗中。

    “方才想着一些事情就入了神,父亲莫怪。

    ”她连忙收敛情绪,轻声解释,复也夹了一筷子菜放进父亲碗里。

    谢父吃着她夹来的菜,末了放下筷子,开口道:“可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说给为父听听。

    ”她摇了摇头,复而笑道:“没什么要紧事,父亲不必担心。

    午后孩儿要回署中当值,等回来再陪您说话可好?”谢父随即答道:“你这孩子,既散值了便好好歇着,我哪还需要你陪?往后在府里,常聚的日子还多着。

    ”她点了点头,复放下筷子起身,“父亲,那我这便先回署里了…”说罢,她侧身一招手,两名仆从便迅速走上前来,一同跪倒在地。

    一前一后道:“小的元福。

    ”“小的金贵。

    ”继而齐声开口:“见过老爷。

    ”她转眸看向谢父,开口叮嘱道:“父亲,若日后有什么事,尽管唤院里的小厮。

    元福伶俐,金贵稳重,我特意挑了他二人,留在您身边贴身伺候,也好叫孩儿安心些。

    ”谢父听罢,微微颌首,沉声道:“好,为父记下了。

    你也别耽搁,路上还要些功夫,别误了时辰。

    ”谢扶摇闻言起身,整了整衣襟,复又道:“孩儿换身衣裳,这就去了。

    ”微顿,她接着开口:“父亲若在府中觉得无趣,便去园中走走看看,水榭旁有处凉亭,那里景色清幽宜人,若是想下棋,丁管事也略懂些棋艺,陪您一起也好解解闷儿。

    ”谢父开口:“为父知晓,快去吧”。

    她略一颔首,深深看了父亲一眼,便转身离去,待出了门后,一路行至自己院内,谢扶摇换上了一身轻巧的暗色常服。

    缓步走出清霁府时,她方舒缓了些交杂的情绪,坐上马车直奔大理寺方向而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君恩不渡(重生)》,方便以后阅读君恩不渡(重生)尘封往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君恩不渡(重生)尘封往事并对君恩不渡(重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