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摸着石头过河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上岸第一刀 本章:第43章、摸着石头过河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段时间,对于经济系来讲,最受关注的事情,莫过于向《财贸战线》投稿的事情了。

    现在这个结果就这样突然的出现在大家面前了。

    短暂的沉默之后,便是雷鸣般的掌声。

    虽然很多人心中都有失落,但这个时候也是真心的为唐飞感到开心。

    这既是唐飞个人的荣誉,也是他们经济班的荣誉。

    集体荣誉!

    孟书宇压压手,笑着说道:“今天咱们的课程也改改,让唐飞同学与我们说一下他的这篇文章!”

    说完之后,孟书宇先是看看唐飞,然后便走下了讲台,很自然的在旁边同学手中接过一根香烟点燃。

    唐飞自不会怯场了,大踏步的走上讲台。

    因为很多同学还都不知道唐飞文章的内容,所以开头唐飞先是讲了自己的文章内容。

    唐飞文章的内容核心其实很简单,国家现在想要发展,但没钱,没技术。

    想要获取这两样,就只能用资源来换。

    可是在换的这个过程中,不能表现的过于迫切,要会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跟国外的资本谈判!

    “孟先生之前说过,经济学就是两条线一个点,依赖供给,需求的分析框架。”

    说话的时候,唐飞将两根食指交叉一叠。

    孟书宇在台下听的笑容越发灿烂,他相信班级里的同学都能够明白自己所讲的这些理论知识。

    但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当中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唐飞现在的表现有点这个意思了!

    唐飞继续讲道:“在文章中我用石油举例,一是因为现在国际石油形势紧张,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石油的需求却在逐年递涨!

    二是因为我国广袤的海洋面积,这相当于两个欧洲大陆的面积,在这样面积的情况下,石油储量一定是惊人的!

    这就产生了天然的供需关系”

    唐飞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台下的同学也是认真的倾听。

    马文博等人此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唐飞看他们文章的时候,都说要花钱,到了唐飞自己的文章却说能够赚钱了!

    如果情况真的呈现出唐飞所说的这种情况,也许真的能够给国内带来不小的外汇。

    唐飞讲完自己的观点,台下的同学便纷纷开始举手发言了。

    大家佩服唐飞的眼界,想法,但并不代表大家就完全认同唐飞的想法。

    “这里面是有问题的,最重要的就是信息不对等,我们无法得知欧美资本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到底是如何。

    那么我们就无法提出最为符合我们利益的分配方案。”

    “我认同唐飞同学的想法,但我也认为唐飞同学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了,现在我国的考察团已经结束欧洲的考察,正在美国考察。

    即便是欧美资本市场对我国的石油资源有想法,也要等我们的邀请,就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批文,就需要涉及到三四十个部门。

    再等他们来,谈判,立项,到最后动工,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是定不下来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文章,也没有对一件事情完美的解决方案,大家既然是在讨论这件事情,自然是提出来的问题居多了!

    对于大家的问题,唐飞也是坦然接受,对事不对人!

    只是让唐飞没想到的是,大家甚至都忽略了自己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外国资本会主动联系国内的这件事情。

    很显然,此时大家都不这么认为。

    既然大家没提,唐飞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较真,等法国的石油考察团来了再说吧!

    “我个人始终认为,办法总比问题多,首先我们应该先确立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够在行进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孟书宇在台下也是笑道:“摸着石头过河呗!”

    唐飞一笑:“是这个道理!”

    有了孟书宇定下的基调,大家的讨论也在发生着改变,之前大家只是提出问题,到了现在成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讨论。

    不过有些事情,对于他们这些大学生而言,是真没有办法解决。

    比如,邀请外国公司来华国访问这件事情,这不是大家讨论就能够解决的,毕竟这涉及到了几十个部门的协调

    临近下课的时候,唐飞下台,孟书宇重新走上讲台。

    “对于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我也跟一些同志聊过了。

    虽然大家都认为问题没办法一次性的解决,但唐飞同学的文章确实是给了大家一些启迪。

    一年完不成,我们就用两年的时间,两年不行,那就三年!

    只要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想法,总是能够历尽千帆,云开见月明的!”

    台下的同学们点头,眼神中带着兴奋,他们不认为自己只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想要做改变历史的参与者。

    下课后,唐飞自然也就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组织委员张俊有些惋惜的说道:“唐飞同学的这篇文章要是在晚两年出现,估计会引起更大的轰动!”

    大家也都明白张俊的意思,现在国内与海外的资本还只是处于刚刚开始接触的阶段。

    想要进入实质性的谈判,正如之前课上大家所说的那样,且有一段时间呢!

    宣传委员宋晓霞却有不同的意见:“凡事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倒是觉着唐同学的这篇文章出来的正是时候。”

    马文博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那些部门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虽说现在《财贸战线》也会以内刊的形式出现在各个部委的案头。

    但大家能否关注到,却是另外一回事。”

    其余有过政府工作经验的同学纷纷点头。

    他们每天也会看报纸,但更关注的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或者是来自更高层的一些指示性谈话。

    像唐飞这种文章,大家基本上就是一扫而过。

    想到这样一篇具有前瞻性的文章,可能会被埋没,大家心情有些低落。

    马文博说的并没有错,这一期的《财贸战线》出现在了很多部委办公室的桌上。

    也确实是没几个人关注到这篇文章,也就是唐飞在这篇文章大篇幅的引用了石油领域的一些数据,让石油部的少数同志注意到了。

    石油部的某办公室内。

    “老秦,你看这篇文章有些意思啊!”胡雪松将手中的《财贸战线》递给了老秦。

    他口中的老秦,此时不知道在翻找着什么,不在意的问道:“谁写的?”

    胡雪松回答道:“一个北大的学生!”

    老秦抬头,笑道:“北大的学子啊,怪不得能登上《财贸战线》呢,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略显欠缺,等以后参加工作了,还得再锻炼两年!”

    胡雪松对此点头,但还是讲道:“这个学生说,国外公司对于石油的需求是迫切的,甚至有可能会打破常规的主动联系我们寻求合作!”

    老秦听完笑着摇头:“我还真希望他说的是真的,但这也只能想想了,咱们的考察团还没有回国呢,人家就主动过来?

    反正我是没听过这种事情。”

    胡雪松听完也是一脸感叹:“这要是真的就好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1977,我的黄金时代》,方便以后阅读1977,我的黄金时代第43章、摸着石头过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7,我的黄金时代第43章、摸着石头过河并对1977,我的黄金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