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范冲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精神病院在逃王子 本章:第11章 范冲

    范冲

    册子里密密麻麻用端正的小楷写满了人名,每一个人名的下方甚至详细注释着此人的为人脾性,偏好以及身份职位。

    一些名字后方画上了圈,有一些却又将圈划去,重新涂了一个叉。

    甚至就连前几日因赵构廷议发怒,被殃及罢官免职的官员也做了备注。

    赵瑗怔在了原地,过了半晌,才看向一旁的范冲。

    “老师,这东西是?”

    “这是老夫曾经治学时记下的学生名册。”

    见赵瑗还在发呆,范冲笑骂一声,怪道:

    “怎么?莫非你以为老夫在入宫教你和润夫之前,就没收过其他学生?老夫教的这些学生,一个个的本事可不比你赵元永差,有些人心中清明,行路笔直,老夫便在上面画了圈,有些则在路上丢了本心,踏错了歧途,老夫就给他画上了一个叉,到头来这册子里的名字还是被我的叉叉占了大半。”

    这册子几乎涵盖了南宋大大小小各处职位的官员人脉,其价值已经远胜过千金,可却也藏着范冲的一辈子,赵瑗只觉得拿在手上有些烫手。

    “老师,这册子太过贵重,你就这样交给学生,若是”

    范冲眼睛一瞪,骂道:

    “呸,你小子若是还要在老子面前装着明白揣糊涂,我就拿戒尺给你屁股重新打开花!别当老夫不知道你心里其实乐开了花!老夫在这册子上写写画画了半年,还能看不懂你在想什么?”

    范冲见赵瑗噤了声,原本拔高的声音又低了下来。

    “你和润夫是老夫最费心力教的两个学生,你原本纯良顺直有余却缺了果敢,人前总是过于畏怯憷懦,润夫那小子比你年小,他倒是和你相反,处事大胆却少了顾忌,老夫虽觉得你日后能成一位贤君,可却还是救不了这残缺的大宋,结果再好也就只能守着这残破山河苟延残喘罢了。”

    赵瑗听着范冲对自己看似褒奖,却言辞犀利甚至有些刻薄的点评,没有反驳。

    记了一辈子名录的范冲并没有看错,历史上的宋孝宗绝对是南宋诸帝中唯一欲有作为的君主,他性格仁善,爱民如子,即位之初更是满怀雄心的平反岳飞,发动隆兴北伐,试图恢复故土,洗雪国耻。

    更是整顿吏治,裁汰冗官,赈济百姓,南宋在他的手上难得的出现了安定局面,更被后世史家称作“乾淳之治”。

    可北伐的惨败,南宋难以根治的腐败,以及赵构那如同泥潭般的权利掣肘,也使得他的雄心再难存进。

    宋孝宗或许是一名贤主,却的的确确无法成为能够彻底改变南宋命运的人。

    在他看来,南宋需要的不是守成贤君,而是一个能扶楼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的枭主。

    虽然赵瑗作为后来者,颇为赞同范冲的看法,不过范冲说的这些话,若是被有心人传扬出去,那就是大逆不道的祸乱之言。

    尤其是在秦桧遇刺这样的风口浪尖上,实在是太过激进了一些。

    所以赵瑗只能假模假样的劝道:

    “老师,时局动乱,小心慎言。”

    却没曾想,被范冲喷了满脸的口水。

    “慎言个屁,莫非你还会给老夫卖了不成?老夫能看走眼你一次,还能看走眼

    范冲

    “他不是看不出来,鹏举就是看得太明白了,才必须得回来。”

    “为什么,莫非金人还真能打赢岳将军?”

    “因为坐江山的人不敢赢,也不想赢,那他岳鹏举本事再大,就算把金廷捅了个对穿,都不算赢。”

    车外面沉默了片刻,然后响起了一声响亮的耳光声。

    “呸呸呸,难得老爷你高兴,结果你看我老崔这嘴就没点谱儿,非得说这糟心事儿。”

    “无妨,老夫觉得下次岳鹏举可以赢。”

    “那就好!等到岳将军下次赢了,我就驾着马车带老爷回一趟开封,老爷您不说,我也知道,您到现在还惦念着开封宅子里埋着的那几坛酒。”

    “哈哈,哪怕不是到那时候,老子路都走不动咯!”

    “没事,老崔到时候背着老爷你去挖!”

    与范家马车上愉悦的氛围不同,即便烧再多的柴火,地龙也没法将御书房里几乎凝固到了冰点的气氛缓和。

    甚至都不需要冬天的凌冽寒风吹,跪伏在地上的张澄都觉得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像是刀子似的,正在试图将自己凌迟拆骨。

    “张澄。”

    殿上的帝王声音听不出情绪的起伏。

    张澄将头埋得更低了。

    “臣在。”

    “朕让你查秦相遇刺一案的凶手,你查得究竟如何了?”

    张澄不敢欺瞒,只能如实禀报。

    “启禀陛下,微臣还在追查。”

    ——砰!

    一块拳头大小的玉镇砸在了张澄的肩上,痛得他险些叫出声来。

    “还在追查!张澄,朕给了你那么久的时间,你却告诉朕还在追查!你和杨沂中可真是让朕失望透顶!一个追凶反被一群水匪端了朕的军队!一个查了半月却没查出一点有用的东西!两个蛀虫废物,白拿了朕的俸禄!”

    张澄强忍着疼痛,颤声说道:

    “陛下,秦相一案微臣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线索,只是还需要些时间”

    张澄话还没有说完,又是一个青瓷笔筒砸了过来。

    张澄不敢闪身躲避,硬生生挨了这一下。

    这次运气并不算好,笔筒不偏不倚的砸在了他的脑袋上,鲜血顺着他的脑门滑落下他的面颊。

    “线索?你当朕不知道你今天一整天都在做什么?”

    张澄一愣,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道阴恻恻的声音。

    可他分明记得御书房里伺候的人在他进来后,便全都被赶了出去,这人是从哪来的?

    莫非是凭空冒出来的不成?

    “临安府尹张澄,今早巳时三刻前往秦相府内,后以查案为由于午时前往建国公府,未时离开前往天牢提审金人舞姬乌古论,仅待一炷香后离开,后分别前往户部度支郎中折大人,礼部侍郎邢大人,司农寺卿左大人,谏议大夫刘大人等共九名朝中重臣府上拜访,后独自返回临安府衙门,支开衙门差役后取走一物,意欲烧毁,被属下派人拦下,带入宫中。”

    那道声音没有任何感情的说着张澄今日的所有行踪。

    张澄只感到浑身上下,从头到脚的血液都要被冻结一般。

    他虽然对赵构的手段早有所闻,却没有想到竟是如此可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仿佛都在他的监视之中。

    “啧啧啧,张澄,你来给朕说说,你回临安府衙取走的东西是什么?你是发现了什么天大的秘密,竟然能让你不顾秦相遇害一案,一日内连接拜访九名朝廷命臣?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准备结社谋反呢。”

    张澄张了张嘴,努力想让自己嘴里发出声音,却发现自己失了声,好不容易说出话来,声音嘶哑如刮墙。

    “陛下,微微臣拿走的东西是一封信。”

    “一封什么信?”

    张澄看到坐在桌后的赵构手里把玩着一封信纸,正是他想要烧毁,却被宫中侍卫拦下的那一封。

    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插上了刑标的死囚,已经被押解在刑场之上,只等正午的阳光落在刽子手的钢刀那一刻,就是他的死期。

    他颤颤巍巍的回答:

    “是秦相私通金廷的证据。”

    “所以这就是你今早从秦府搜出来的线索?所以你害怕了,害怕秦相私通金廷左右合议结果是真,若要继续追查秦相遇刺一案,就注定这件事情败露,到时候所有秦党都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承受来自朕的怒火,所以你自作聪明的觉得,自己应该销毁证据,让朕被你们这群臣子蒙在鼓里对吗?”

    赵构每一字每一句都直戳在他的心口。

    没错,这就是他今早在秦府里找到的证据,一份秦桧与金廷使者历年来的交易记录。

    若是说这份线索的出现已经让张澄的心凉了半截,那么在建国公府里听到的信息与离府后听到的歌谣,才是真正让张澄彻底深陷恐惧的真凶。

    而他今日所有拜见的官员,全都是秦党。

    张澄知道,他在赵构的面前,已经没有了说谎的余地。

    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早就看穿了他,无论如何,等待他的都只有接下来帝王的愤怒。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竟然与敌国私通卖国。

    他甚至无法想象赵构的胸腔里正在酝酿多大的风暴。

    如果秦桧还活着,恐怕会比死了还要痛苦。

    而现在,他只能回答:

    “是。”

    回应张澄的是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

    “哈哈哈,这就是朕的臣子,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销毁证据,保全秦党和自己。”

    张澄低着头,他察觉到赵构在说话间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他的头更低了,随时等待着突如其来的一脚或是镇纸。

    可预想中的痛感没有袭来,有什么东西似乎在张澄的低垂着的脑袋前簌簌落下。

    像是雪花?

    他依旧不敢仰起头去看那位盛怒之中的帝王,只能茫然的稍微用眼角去瞥这面前落在地面的东西。

    然后他看到了让他难以置信的一幕!

    那份记录着秦桧私通金廷,通敌叛国的信纸化作了碎屑,正从赵构的手中散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南宋,开局我先捅死秦桧!》,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南宋,开局我先捅死秦桧!第11章 范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南宋,开局我先捅死秦桧!第11章 范冲并对穿越南宋,开局我先捅死秦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