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攻其必救,如鲠在噎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姬浩真 本章:第62章 攻其必救,如鲠在噎

    今日一战,胜得酣畅淋漓。

    虽不至于扭转战局,却足以振奋人心。

    待敌军远远撤离之后。

    习宏甚至抱怨自己为什么开不了强弩。

    不然今日定能斩将云云。

    对此,麋威只能由他去了。

    其后收治伤兵,修理军械,加派斥候前出探敌,与昨日并无差异。

    不然呢?

    总不能说打赢了一场千人规模的小战役。

    就宣称“打破了赤壁之战以来,孙权军在大江以南不可战胜的神话”吧?

    非要硬吹也不是不可以。

    但至少要等廖化成功渡河之后才能作定论。

    而在此之前。

    敌军势必要倾尽全力拔掉自己这根背后钉。

    翌日,马忠卷土重来。

    这次终于老老实实走地势开阔的正面营门方向。

    敌阵抵近之后。

    麋威看到前排敌兵举着一种又宽又厚的木排。

    里里外外叠了三层。

    显然被昨日守军箭矢的密度所惊到了。

    可一夜之间,敌军如何造出这么多“盾”?

    麋威看了看木排的造型,很快了然。

    应该是将原本渡河用的木筏拖带岸上,稍作修改,用以抵挡箭矢。

    由此观之,这位江东马忠也是有临急应变的本事。

    但可惜,这次尚未抵近守军的射程,他们就遭到了别的麻烦。

    先是最前排有人捂着脚大呼小叫。

    其后随着军阵往前推进,后面的盾手也迅速骚乱起来。

    这时候,敌军才猛然惊觉。

    这片坑坑洼洼的泥沼地下。

    居然埋藏了大量扎脚的蒺藜!

    而更恼人的是。

    这些蒺藜大都是竹、木、兽骨等材质。

    虽然锋利不及金属,却因其材质色泽,反而更易隐藏于沼泽下。

    可谓阴险至极。

    稍有应对不慎,便要覆军。

    这当然不止是蒺藜扎脚的问题。

    而是说,因为扎脚,士兵就无法专心并排而行。

    无法再维持一个足够严密的、整齐的军阵。

    行惟疏,战惟密。

    在冷兵器时代,一个不够严整的军阵,是不能用于正面作战的。

    反过来说,若马忠胆敢以散兵形态出击,麋威即刻就大开营门,一战定乾坤。

    而这些蒺藜,自然是麋威掏空华容的库藏带过来的。

    有备无患。

    先前与孙桓对垒没用上,生江洲没用上,澹口也没用上。

    今日在这片堪称绝配的地形中,总算派上大大用场。

    只能说,麋威确实不曾高估自己。

    于是。

    这一日,太阳尚未西斜,马忠就不得不鸣金收兵。

    竟比昨日还早。

    守军士气自然更加高涨。

    习宏甚至提议趁势下山反攻,斫营斩将。

    不过被麋威给劝住了。

    马忠虽然连败两阵。

    但两次都退得果断。

    说明其人尚未失去方寸,肯定还有应对的招数。

    而果不其然。

    第三日,敌人拿出了麋威熟悉的交通工具。

    泥撬。

    一群悍不畏死的敌兵推着泥撬,举着大盾为大军前驱。

    其后有士兵拖着大木在地上滚扫,以此清除蒺藜。

    大半日后,付出数十人伤亡,营地前方的杂物清理得七七八八。

    而此时麋威已经没有更多蒺藜了。

    随着营地前方被清空。

    接下来只能正面迎击。

    为此,麋威终于听了习宏一回,趁夜下山斫营。

    最终成功烧毁了敌军的部分器械。

    但,也仅此而已了。

    因为马忠早有防备,并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

    而到了第四日午后。

    双方之间,再无阻碍。

    就连地上积水也在四日晾晒之后,基本干透。

    冬日豪雨,本就不常见。

    天时地利到此为止。

    马忠击鼓攻山,麋威举旗迎战。

    双方在这片依然坑坑洼洼,但已经足够干爽的地面,进行了一场艰苦的攻防战。

    这一日,麋威部终于出现了战斗减员。

    若非前三日对马忠部造成大量伤亡,鼓舞了士气。

    这一日只怕守不下来。

    但无论如何。

    坚守四日之后。

    不管是谁都得承认。

    麋威这一部人马,确实在潘璋背后成功立足。

    除非潘璋继续分兵来攻山。

    可他部兵马本就处于绝对劣势,还能分多少呢?

    ……

    “不可分兵!”

    潘璋拍案而起。

    当场拒绝了孙桓又一次请战。

    孙桓早有预料,又道:

    “将军顾虑关平,我能理解。”

    “既如此,不如换我来坐镇此地,你去困锁关平,如何?”

    潘璋想都不想就拒绝:

    “你我各据一地多时,部曲都已经熟悉各自当面的地形和敌情,岂能轻易调防!”

    孙桓同样有所料,却趁机嗤笑起来:

    “想不到将军畏惧关平如畏虎!”

    “明明他是个偏将军,你也是个偏将军,你从军年头比他更久呢!”

    潘璋面色明显一沉。

    但到底没有当场发作。

    只是声音冷硬了几分:

    “为将者,畏敌并非坏事,畏敌不敢作为才是。”

    “而比起不敢为,任性妄为则更不应该!”

    孙桓继续嗤声:“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将军是想说这句吧?”

    “随你怎么引经据典,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潘璋略显烦躁地摆了摆手。

    又道:

    “眼下我部腹背受敌,这处水寨已经难以立足。”

    “我意,与其将来被分而击之,倒不如你我合兵一处,求一个切实的战果!”

    孙桓一顿阴阳怪气,本就是为了求战。

    闻言立即收敛笑意:“还请将军明示!”

    潘璋:“无非上中下三策而已。”

    不知是否刚刚被孙桓暗戳戳嘲笑没读过书。

    潘璋稍稍卖弄了起来。

    “上策就是不管关平,你我合兵一处,渡河围攻作唐。”

    “若能击退甚至击溃廖化部,武陵、零陵二郡的归属便再无悬念。”

    “而你我说不定还能凭此争一争此战首功!”

    孙桓正是极度渴望建功立业的年纪。

    闻言顿时有了遐思。

    但潘璋才是作唐方向的主将,所以只能听他继续说道:

    “中策则反过来,不管廖化,全力围杀关平!”

    “如此虽然无法再阻挡廖化救援临沅。”

    “但多少能削弱敌军一部,是个切实的战果。”

    “说不定还能离间关羽和廖化,为将来留个后手。”

    孙桓闻言也有些心动。

    毕竟亲手斩杀关羽长子,也是个不小的战功。

    说不定还能因此扬名四海!

    便急问:“下策又如何?”

    “下策就简单了。”潘璋轻吐一口浊气。

    “沅水上游有个叫氾洲的大沙洲,长二十里,正好镇住通往临沅和汉寿二城的水口。”

    “朱义封(朱然表字)的斥候去那里看过,着实是个稳妥可靠的地方。”

    “你我合兵于洲上,扼住水道。即便廖化关平合兵,也难以利用沅水迅速西上解围。”

    “如此,勉强也能算削弱了敌军。”

    孙桓听到这,直接摇头道:

    “下策失之于被动,不可取。”

    “况且诚如将军先前所言,关平一旦脱困,加上廖化助阵,便是一匹上马。不可轻纵!”

    潘璋微微点头:“所以你选中策?”

    孙桓不答反问:“若合兵去攻作唐,将军有几分胜算?”


如果您喜欢,请把《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第62章 攻其必救,如鲠在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第62章 攻其必救,如鲠在噎并对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