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伎俩,还奈何不了她。
她迅速在脑海中呼唤系统:“系统,帮我分析这些谣言的源头,以及目前对晚晴楼声誉的具体影响。”
“叮!数据分析中……谣言主要集中在‘原料低劣’、‘不洁导致腹泻’两点。
根据信息传播路径及关键词重合度分析,有75的概率指向聚福楼钱老板方面蓄意散播。
目前晚晴楼潜在顾客流失率预估为15,观望情绪增加25。”
果然是钱扒皮!
苏晚晴唇角勾起一抹冷意,15的流失率,虽然不算致命,但任其发展,足以动摇晚晴楼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口碑。
她绝不能坐以待毙。
要给与反击!
她看向忧心忡忡的福伯和春桃,语气坚定:“福伯,春桃,敌人已经出招了,我们自然要接。
他们说我们用料不洁,那我们就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的牛乳茶,是如何真材实料,如何干净卫生!”
夜色渐深,晚晴楼后厨却再次灯火通明。
苏晚晴取出一张纸,开始勾画起来。
她要做的,是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阳光厨房”。
“小姐,您这是……”福伯看着图纸上奇怪的布局,满脸困惑。
“福伯,从明日起,我们将后厨靠近大堂的一面墙壁,改造成半开放式的。
用明亮的窗格,让客人在外面就能看到我们处理食材、熬煮牛乳茶的过程。”
苏晚晴解释道,“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的牛乳来自最新鲜的牛乳,茶叶是精挑细选的上品,每一道工序都干干净净,一丝不苟!”
春桃听得眼睛发亮:“小姐这法子好!让他们亲眼看看,看那些坏了心肝的人还怎么编排我们!”
福伯却有些犹豫:“小姐,这……厨房乃是重地,油烟重,杂物多,若是都敞开给外人看,怕是会影响观感,也……也不合规矩啊。”他一辈子在酒楼做事,从未听过这样的做法。
苏晚晴耐心地解释:“福伯,正因为是入口的东西,才更要透明。油烟和杂物,我们可以想办法规整,务必做到窗明几净。至于规矩,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当旧的规矩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那就要打破它,创造新的规矩!”她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福伯原本的担忧也消减了几分。
苏晚晴心中清楚,这“阳光厨房”不仅是为了自证清白,更是又一次绝佳的营销机会。
在这个时代,敢于将后厨公之于众的酒楼,恐怕是独一份。这份坦荡和自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
“系统,人气值除了兑换物品,能否用于一些……特殊的‘宣传’?”
“叮!宿主可消耗一百人气值,在系统‘营销点子库’中解锁一项‘舆论引导(初级)’方案。”
“解锁!”苏晚晴毫不犹豫。
很快,一个方案浮现在她脑海中——巧用说书人。
这个时代的娱乐方式匮乏,茶馆酒肆里的说书先生,便是重要的信息传播者和舆论引导者。
当晚,苏晚晴便亲自拜访了城南最有名气的一位说书先生——“铁嘴”李。她没有直接拿出银子,而是先奉上了一杯精心调制的冰镇牛乳茶,以及一个精彩的“故事梗概”。
这个故事,自然是以晚晴楼和她苏晚晴为蓝本,讲述一个孤女如何继承家业,遭遇退婚、恶人逼债,却凭借新奇饮品和过人智慧,一步步重振酒楼,对抗黑心商家的励志传奇。其中,自然少不了对“某家财大气粗却心术不正的酒楼老板”的暗讽。
铁嘴李呷了一口牛乳茶,眼睛一亮,再听完苏晚晴的讲述,捋着胡须,眼中精光一闪:“苏老板这个故事……有意思!放心,明日我的评书新段子,便有它一席之地!”
接下来几日,京城各大茶楼的说书场子里,悄然多了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新评书。
“话说那京城之中,有座晚晴楼,楼中有一位奇女子苏晚晴,貌美如花,聪慧过人……”说书先生口若悬河,将苏晚晴的遭遇和牛乳茶的神奇描绘得引人入胜。
“……却说那城中另有一家唤作‘聚什么楼’的,老板姓钱,人称‘钱扒皮’,见晚晴楼生意红火,便心生妒忌,暗中使坏,散布谣言,说人家的牛乳茶不干净!嘿,各位看官,你们说这叫什么事儿?人家晚晴楼如今可是‘阳光厨房’,窗明几净,童叟无欺!这‘钱扒皮’啊,我看是自己心里不干净,才看什么都不干净!”
说书先生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得堂下哄堂大笑,议论纷纷。
“原来那谣言是聚福楼搞的鬼!”
“这钱扒皮也太不是东西了!”
舆论的风向,在不知不觉中彻底逆转。
其“阳光厨房”的创举和苏晚晴的励志故事,反而成了人们口中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