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岁竹 本章:姜家

    姜柏杰将女儿带到东偏厅,坐到窗下的矮几旁,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副女子肖像图问她:“还记得你娘亲的事吗?”姜彤看着画像,点头。

    画中的女子身形纤柔,柳眉凤目。

    一眼望去,她穿着一身杏色对襟长裙,手执团扇站在桃花树下,抬手轻嗅花枝,满是岁月静好之意。

    这幅画是爹爹在娘亲二十五岁生辰时,请画师画的。

    原本是给娘亲庆生的礼物,却没想到,如今成了姜彤回忆娘亲的唯一途径。

    娘亲走后,爹爹找人临摹了许多张,一张挂在厅中,一张挂在他自己的卧房,时时看望。

    还有几张收了起来,若有破损便整理替换,以免忘记故人相貌。

    姜彤也常听他说起娘亲以前的事。

    姜家祖籍在湖广衡阳,姜彤爹娘都是在那里长大。

    她的娘亲沈玉珍,家中是行医的,因为一些变故,外祖父母很早去世。

    沈玉珍把家中医馆改成药铺,一个人拉扯弟弟沈系舟。

    后来遇到姜柏杰,沈玉珍便和他成了亲。

    在逆王谋乱后,姜柏杰调入京军,沈玉珍卖了家中的铺子,带着弟弟一起迁了过来。

    姜彤听姜父讲,那时候他要随军在京郊营卫驻扎,经常十天半月才能回来一次,沈系舟年纪尚小,在京城药堂当学徒,家中支出、弟弟的束脩,全靠沈玉珍一人维持。

    京城寸土寸金,两人没有根基人脉,没有钱财,寸步难行。

    而沈玉珍为了贴补生计,经常提着药箱四处给人看诊赚钱,寒冬腊月都不得歇。

    后来姜父立功得了奖赏,他们日子宽裕起来,置办起宅院。

    沈玉珍生下姜彤,为了长远规划,又忙着开药铺,总是劳碌到三更半夜,动不动忘了吃饭。

    因为辛苦操劳,沈玉珍损伤了身体。

    后来京城早春一场疫灾,她在救病人时染上寒症,没能挺过去。

    姜柏杰凝眸看了会儿画像,道:“以前,我俸禄低微,又时常不在家,你娘为了家里,着实吃了不少苦。

    ”“那年春天,我刚拿到巡城营的调令。

    原本以为自此之后能每日归家,咱们一家三口可以时时相见,却没想到收到了你娘病重的消息。

    ”“那时候你才丁点大,跟着你舅舅,蹲在后厨学着给药罐打扇子,认真给你娘熬药。

    我不敢看,在你娘榻前发誓,一定会好好将你养大,将来找个好婆家,再也不受贫苦所扰。

    ”姜彤看向姜父。

    姜父一无所觉,对着画像出了会儿神,垂下头:“唉……”“你一年一年地长大,但你爹我……官位品级不上不下,以咱们姜家的情况,能选的人家也实在是有限。

    ”姜彤唤道:“爹,其实——”姜柏杰伸手制止她说话,随即盘腿坐正,探身摊开手,以指细细清点:“这些年我仔细想过,你将来的夫家不能远,毕竟我只有你一个女儿,万一遇到点什么困难,我也好照应;不能穷,你娘吃过的苦头,我绝不能让你再吃一遍;不能嫁商户,那些人虽然有钱,但商为贱籍,你嫁过去,容易遭人白眼。

    ”“你别急,听我说完,”他不让姜彤插嘴,接着道,“我想过我的那些同僚,他们家中儿子有与你年龄相近的,但后来又想,武官常常与刀兵祸患为伍,指不定哪天就没了命,你若是守寡该怎么办?”“但若说文官,唉……我更是两眼一抹黑。

    门第高了,怕那大宅院中有什么龌龊,我想护你都不能。

    门第低了,又怕女婿没出息,整日只知吟些酸诗,愤世嫉俗……我一个男人,也不好整天跟后宅夫人混在一起,去打探别人家中的那些私事,这些年真是为此愁得不行。

    ”姜彤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静静陪父亲坐着。

    姜父自斟自饮了一杯茶,又道:“后来,徐大人来找我,言辞中透出为家中长子说亲求娶之意,我那时候,真是豁然开朗,越想越好!”“你看,徐家家境比咱家好,家风也清正和善。

    哪怕为着这么多年的交情,他们也必然会善待于你。

    ”“徐家现在遇到的问题,不过一时,你爹我在官场上混那么多年,这点还是能看出来的。

    闺女,你不用去管那些弯弯绕绕,朝廷的事就让朝廷的人去解决,你只管安心嫁过去,做你的官太太。

    爹爹在朝中也有撑腰的,定然不会让那些人欺负你。

    ”“……”姜柏杰一通剖白,让姜彤听了心里发酸。

    她没想到爹爹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背地里为了她的婚事如此殚精竭虑。

    她对姜柏杰道:“爹爹,以后你别一个人劳心费神了,有什么难处,咱们可以一起商量。

    一门婚事而已,真不用计较那么多。

    ”但她的话却引来姜柏杰多心:“你这话……好好的,徐元卿找你做什么?”姜彤一顿,看到姜柏杰的脸色,连忙道:“他……他把一切都告诉我,是想让我心中有个准备。

    ”“这还差不多。

    ”姜柏杰脸色转缓,“徐兄对长子期望甚高,徐元卿十年闭门苦读,如今一鸣惊人,受人瞩目也是正常。

    不像少衡,只要身体康健,徐家就没什么多的要求。

    ”提到徐少衡,他不自觉露出笑意,“这臭小子,跟着我练了这么多年拳脚,如今可比小时候皮实多了。

    上个月还被我逮到夜里翻墙偷跑出去玩,哈哈哈……”姜彤讪笑,心想他可不止出去玩。

    姜柏杰说着站起身,“好了,爹爹其实也没骗你,喏,”他掏出怀中一本泛黄略带破损的册子,“这段时间公中有要务,上下都忙,张大人还在官署中等我,说完了我还是要出去。

    ”姜彤一句话没有再吭,把姜柏杰送出了家门。

    她没再跟爹爹细究为什么他方才回来时蹑手蹑脚,听到她的声音会吓一跳。

    道理很简单,爹爹躲着她,是因为有些话不好说出来让她担心。

    就像爹爹问她,徐元卿有何目的一样。

    她下意识便想让爹爹别忧心。

    事已至此,她决定对爹爹瞒下徐元卿的请求。

    徐家她要帮,毕竟这些年徐家也帮过他们很多。

    远的不说,爹爹去年能够升职,就有徐伯父的举荐之恩。

    况且,姜家已经身在此局之中,帮人也是帮自己。

    至于婚事,姜彤决定顺其自然。

    左右不过是过日子,这么多年爹爹独身一人,不也这么过来了?只要一家人和和美美,她不在乎外在的那些名利。

    心中主意既定,她按照那日徐元卿所说,找到徐府守在侧门的小厮,给他送去消息。

    很快,姜彤便收到徐元卿回复,约她半月后,陪徐伯母一起去城外灵禅寺上香。

    信中简单解释了一番,提及那日有位贵人也会去灵禅寺。

    届时她们顺道去拜访贵人,若得对方青眼,他们的压力会小很多。

    姜彤听徐元卿安排,于是应下。

    -药铺这边,舅舅说有东西要交给姜彤,却原来是看她及笄了,要正式将整间药铺归还。

    他等姜彤过来,找了个松散的时间,将她引至二楼,搬出一大堆账册,又拿出一个带锁的木匣子。

    打开后,里面装的是药铺经营的契书、税册等一应文书。

    沈系舟细细跟她叮嘱:“这些你都要抽出时间来,好好检查比对,以免出什么疏漏。

    再过些日子,可以雇一位懂药材的掌柜,等你成了亲,不方便抛头露面,就把这些重要的文书收好,时不时过问就行了。

    ”“掌柜的人选,你若有意,我可以帮你推荐。

    ”“我已经找好了住处,下个月就和你舅母搬过去,腾出来的地方可以给掌柜和伙计们住。

    ”姜彤拿着文书,听出舅舅话音,诧异地问:“您是有别的打算了吗?”当年姜彤母亲去世,舅舅刚在京城有名的医堂熬出头,年纪轻轻有了出诊的资格。

    为了不让姜母的心血付诸东流,舅舅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蜗居在这间小小的药铺给人抓药看病。

    十多年过去,他帮铺子打出了名声,稳了客流,赚取的营收直接把整间铺子盘了下来,而他自己却有了去意。

    姜彤是绝对不愿意的。

    沈系舟道:“别担心,我暂时不会走,只是先搬出去而已。

    当年你娘离开时,我跟你爹说好,这间铺子就留给你作嫁妆。

    如今你定了亲,再过一年就要成家了,我自然要物归原主。

    ”“我会在这里再呆两年,也好帮助药铺过渡。

    等你成了亲,彻底掌握了药铺的经营,有了新的坐堂大夫,我再离开。

    ”“那两年后您要去哪?”姜彤追问。

    “你这孩子,难道还担心我不成,”沈系舟失笑,“这些年,有不少医馆都向我递来招揽之意,你就别管我了。

    听说那徐家是书香世家,你嫁过去便是长媳,将来还要主持一府中馈。

    舅舅没什么能帮你的,这段时间,你就拿铺子练练手,人手钱利,有不懂的都可以来找我。

    ”话题又绕到姜彤的婚事上。

    她暗自咬唇,心知自己恐怕要让他们失望。

    同时,她也实在不想让舅舅一家离开——哪怕他们并未走远,仍然还在京城。

    她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明明只是过了个生辰,生活却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辈们纷纷对她交代多年的筹谋与期许,仿佛接下来都要离她远去。

    沈系舟不知姜彤内心所想,等交代完毕,又带着她去楼下,把药铺中的学徒都叫到后院,通知众人,今后药铺内外一应事则,都由姜彤做主。

    接下来的日子,姜彤一心扑在铺子里,早出晚归。

    徐少衡来找过她一次,见她忙,便没再跟着,而是老老实实在家中读书。

    这让姜彤在百忙中稍感欣慰,心道他也是长大了,知道不能再闯祸了。

    ……直到十天之后,姜彤被自己的话狠狠打脸。

    徐少衡哪里是不闯祸,他安静了这么多天,分明是卧薪尝胆,一举给所有人憋了个大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望彤云》,方便以后阅读望彤云姜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望彤云姜家并对望彤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