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三人不再耽搁,一起爬上了拖拉机,朝着乡下的方向突突突地开了过去。
拖拉机驶出市区,路边的风景渐渐从高楼变成了平房。
又从平房变成了绿油油的田野。
八月的风带着泥土和庄稼的清香。
吹在脸上,让人心旷神怡。
陈远翔靠在座位上,惬意地眯起了眼睛。
“还是乡下好啊,空气都比城里甜。”
他感叹道:
“现在城里到处都在搞什么工厂,那烟囱整天冒黑烟,把环境都给污染了。”
陈大千心里一动,立刻问道:
“什么工厂啊?他们送货有需要不?”
陈远翔被他这问题逗乐了,转头看着他,哭笑不得。
“我说大千兄弟,你这脑子可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啥时候都不忘了找活儿啊。”
他摇了摇头,有些惋惜地说道:
“可惜啊,人家那种大厂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运输队。”
“用的是那种解放牌的大卡车,可看不上你这拖拉机。”
“大卡车啊……”
陈大千点点头,也觉得有些可惜。
随即,他又感叹道:
“那玩意儿是真贵,一辆就得三四万,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还真是买不起。”
“不过没事,等咱们的生意做起来了,用不了多久,肯定也能开上大卡车!”
这话语里的自信,让陈远翔都为之一振。
他开玩笑地拍了拍陈大千的肩膀:
“行,那我可就提前预定了啊!”
“等老弟你真买了那大宝贝,可得优先给我送货!”
“那必须的,肯定给您安排得明明白白!”陈大千笑着应承下来。
徐铁树在前面专心致志地开着车,耳朵却一直竖着。
他听着后面两人有说有笑的,但具体说了些什么,又听不太真切。
心里七上八下的,像揣了只兔子。
既紧张又激动,不知道这笔大生意,到底能不能谈成。
毕竟,这可关系到未来赚钱,关系到全村人的希望。
拖拉机继续在公路上飞驰。
很快,平坦的柏油路走到了尽头。
车子一拐,驶上了通往村庄的土路。
路面坑坑洼洼,拖拉机开在上面,就像是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得厉害。
陈远翔一个城里干部,哪里受过这个罪。
整个人在座位上被颠得七荤八素,感觉骨头架子都快散了。
但他不仅没有嫌弃,反而觉得十分新奇有趣,一路上哈哈大笑。
“哎哟……哎哟喂……这路可真带劲儿!”
“就是……就是我这把老腰哦,怕是多坐几次就得报废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陈大千这时不动声色地挪了挪身子,走到车斗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尿素袋子旁边。
他弯下腰,装作在里面翻找东西的样子,手却悄悄探入了系统空间。
下一秒,一个没有任何标签的玻璃瓶就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他拿着药酒,走回到陈远翔身边,递了过去。
“陈科长,这是我自己泡的药酒,对跌打损伤,腰酸背痛特别管用。”
“您拿回去,晚上睡觉前在腰上抹一抹,保证第二天就舒坦了。”
陈远翔看着那瓶清亮透明,却没有任何标签的药酒,心里有些犯嘀咕。
这三无产品,也不知道正规不正规,管不管用。
但看着陈大千一脸真诚的样子,他也不好意思不接。
毕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太谢谢你了大千兄弟。”
他嘴上客气着,还是将药酒接了过来,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挎包里。
车子颠簸着前行,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
陈远翔的目光被一片绿油油的作物吸引了过去。
他指着那一片片匍匐在地上,开着淡黄色小花的植物,好奇地问:
“那是什么?”
“那是花生。”陈大千回答道。
陈远翔看着乡下这一片又一片长势喜人的花生,由衷地赞叹道:
“长得真好啊,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他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期盼的笑容。
“希望今年能多结好花生。”
“肯定会的,今年天好,收成肯定不错。”陈大千回。
…………
拖拉机“突突突”的轰鸣声,在宁静的村庄里显得格外响亮。
不少在门口纳凉的老人,还有满地乱跑的半大孩子,都好奇地循声望了过来。
“嘿,这不是大千家的拖拉机吗?”
“是啊,后面还拉着人呢,城里来的干部吧?”
“看那穿着打扮,肯定是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目光都汇聚在那辆威风凛凛的拖拉机上。
徐铁树把车开得又快又稳,脸上满是自豪。
这可是村里头一份的荣耀。
很快,拖拉机就在一处宽敞的砖瓦房前停了下来。
“到了,这就是我们村长家。”
陈大千率先跳下车斗,笑着对陈远翔说。
拖拉机的引擎声刚一停歇,屋里就走出来一个面色红润的中年人。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手里还端着个大茶缸子。
老人看到拖拉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目光落在了刚下车的陈远翔身上。
“哎哟?这不是……远翔吗?”
“好小子!你怎么跑我们这穷乡僻壤来了?”
陈卫国高兴地拍着陈远翔的胳膊,上下打量着他。
“你这臭小子,上次见你还是几年前了,都长成大人样了!出息了啊!”
“陈伯,您这说得哪里话,我这不是想您了,特地来看看您嘛!”
陈远翔嘴上抹了蜜似的,哄得陈卫国乐得合不拢嘴。
陈大千和徐铁树在一旁看着,心里也都挺高兴。
看这亲戚关系那么好,生意的成功率又上去了。
“大千,铁树,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把远翔给接过来了?”
陈卫国这才想起来问正事。
陈大千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喊了一声:“村长。”
然后三言两语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
“哦……原来是这样!”
陈卫国恍然大悟,看向陈大千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
“行啊大千,这事儿办的,不错,有想法!”
“行了,走走走,都别在门口站着了,进屋说话,进屋喝口水!”
陈卫国热情地把三个人迎进了院子。
进了屋,陈卫国的婆娘赶忙端茶倒水,一番忙活。
等都坐定了,陈卫国才又开口道:
“大千,咱们村里,还有附近几个村,菜啊,粮食啊,山货啊,都不少,就是运不出去。”
“你要是真能把这条路子跑通了,那可是给大伙儿办了件大好事!”
陈大千谦虚地笑了笑:
“村长夸早了,我这事儿最后能不能跑起来,还得陈科长这边点头才行。”
陈卫国点点头,转向陈远翔,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变得严肃起来。
“远翔,既然你喊我一声伯,那我就跟你说句实在话。”
“大千这孩子,以前是混了点,但最近确实是变了个人,踏实肯干了。”
“你这次来,要是方便,就多帮衬他一把。”
陈远翔立刻正色道:
“陈伯,您放心,我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主要是咱们这路况……您也知道,不太好走。”
“我就担心,这运输的时间长短,还有路上的颠簸,会不会影响货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