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
勐腊县
初秋的气息异常浓烈,时光仿佛被调至慢放,正午时的阳光不再像前两个月那样张扬炽烈。
天空澄澈如洗,坐在露天场地上的林夏拿起大喇叭,声音习惯性的暴躁。
“大哥大姐,你们是夫妻啊,能不能别一脸不熟的样子,放开一点,专业演员的素养在那里。”
“实在不行的话我帮你们清场,让你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尽情发挥。”
喷了一句胡君和张静处之后,林夏将大喇叭扔到一边,发出“丁零当啷”的声音。
旁边的助理摇摇头,快速把大喇叭拿起来,导演什么都好,脾气也不大,就是很费各种道具。
场内胡君和张静处尴尬的对视一眼,林夏就是那种不用脏话骂你,但是用各种阴阳怪气的话说得你抬不起头,他和张静处经常被林夏敲打。
按理说次数一多,他们会逐渐适应起来,但林夏的花样实在是太多了,属实是招架不住。
何况胡君和张静处真理不直气不壮。
在这么热的天气里面,房间还没有空调,林夏闲得才会去想那些东西,有时间多看看电影剧本、琢磨琢磨拍摄多好。
林夏靠在椅子上,旁边的田地里稻浪在风中轻摆,青黄交织的叶片相互摩挲,远处的青山层峦叠翠,深浅不一的绿浪此起彼伏,与天际线温柔相接。
风掠过原野,带来山林的密语,裹挟着万物生长的蓬勃与岁月静好的安然。
但林夏的心情还是好不了。
在剧组熬了两个月后,林夏从阳光少年硬生生变成了憔悴大叔,他总算知道大导演中为什么没有花样美男了。
都是姜闻、张艺谋、陈凯戈那样的糙老爷们。
所以说上一世他四十来岁时,还能保持让小姑娘们疯狂的颜值,是因为他没什么导演天赋,不出名,拍不出好作品?
妈的,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再加上王全安找不到好看的小姐姐,最后都沦落到去找那个了,可见导演确实是一个需要抉择的职业。
要么选择出名,结果是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糙汉子,说不定还找回一左一右两个女朋友,林夏想想就一阵恶寒,即使能用资源换点什么,也免不了小姐姐们嫌弃将就的样子。
要么就选择保养好自己,然后……
“艹”
林夏拍了拍桌子,整个人都不好了,好不容易撞个大运重生一次,他一定要两者全都抓在手里。
“你们好了没?这速度我去村口找两个大爷大妈都比你们快?”
“特别是你,一个大老爷们还在这扭扭捏捏的,要不要下次拍爱情戏的时候给你找个反串角色演演?”
看着镜头里两个磨磨唧唧的家伙林夏就来气,晚上都睡一起了,在这装什么纯情小男女。
说起来胡君都要谢谢林夏给他创造的机会,否则张静处怎么会跟他混在一起。
这小子也算体验到大导演的快乐。
“林导的……思维挺活跃,年轻人确实不一样。”
王志文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还算恰当的词汇,他同样有好几次被林夏阴阳怪气的不愉快经历。
还真别说,他就怕林夏这种软刀子式的训人方式,经常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剧组里谁都比他大,过于激烈的措辞和脏话不合适,这种偏向于玩笑的训斥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传出去也不会造成坏的影响。”
旁边的李雪健摘下眼镜,语气中满是赞赏,看向林夏的眼神非常满意。
一个人不能只有才华,更要懂得如何做人,知道拿捏分寸,否则走不了太远,一眼就能看到头。
“再说了,林导这套确实好用。”
李雪健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他就是沾了年纪的光,林夏对他非常有耐心,没有那些敲打的小话。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王志文竟然无力反驳。
“李老师你也被林导带坏了。”
吐槽一句后,王志文用剧本隔开两个人的视线,临近杀青,每一个戏份都变难了,他要是发挥得不好,林夏可不会给他留面子。
而且今天的林夏格外暴躁,没看胡君和张静处的状态瞬间就放开了嘛。
肯定是被戳到痛处了。
一下午的时间过去,总共拍了三个多小时的素材,能用的就那些,眼看时间不早了,林夏就没准备继续磨下去。
“过了,过了。”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下午开工,晚上要大夜,都做好准备。”
林夏扔下一句话,他要去好好的睡上一觉,熬夜对身体的磨损是真大,他可不想变成那些大导演的样子。
拍完《老无所依》之后,林夏打算给自己放个假,好好的沉淀一段时间,下一次要开一部商业片,不拍劳心劳力的文艺片了。
当然,是要《老无所依》取得好的成绩。
人都是虚伪和功利的,林夏确信自己喜欢导演这个职业,同时也无比确定他更爱自己。
等到《老无所依》拿下大奖,林夏就可以安安稳稳在功劳簿上睡一段时间,跑两部商业电影,走出文艺片的拍摄模式,多积累一些经验。
最近几年是文艺片的时代,商业大片却非主流,但10年之后,甚至要更早上一些,票房成绩才能体现出一个导演真正的实力。
早已看过正确答案的林夏才不会犯低级错误,拍文艺片不过是迎合当下市场规律,为自己不断积累声望。
拿着一个剧本就能得到投资、拿到主导权,那是中才有的剧情。
现实生活中,剧本写的天花乱坠没有用,投资方不会用新人主导大剧组,他们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就像陈凯戈的《无极》。
要是没有金棕榈和圈内地位撑着,那个投资方敢拿出三个亿给他拍电影?
而且就算是陈凯戈那样的人,在《无极》巨亏之后都要回到文艺片赛道重新积累,这才是资本和导演之间最真实的相处模式。
有地位才有人给你投资、票房大卖才会继续给你投资。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利益链条崩裂,导演就要重新积累,通过实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得到其他资本的青睐。
所以说,电影是艺术,也是生意。
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独立性强,不受资本掣肘的导演,就要从一个个项目中拿到丰厚报酬,从而自己投资拍电影,将属于资方赚到的大头握在自己手中。
有了资本才能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林夏是个小导演的时候都在不断为独立做准备,更别提现在外挂在手、小有名气了。
做导演和做资本并不冲突,反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好的例子就是张艺谋和陈凯戈之间的对比。
前者自己就是资本,不论拍得再烂都是自己的想法。
而后者呢?
《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还有非常著名的《长城》,哪一个是张艺谋自己想拍的,不过是资本在后面推动的结果。
不对,陈凯戈的公司都是他老婆在打理,他就是一个吉祥物。
这么一看,还是得娶个好老婆。
不过厉害的老婆都会把人管得很严,就像陈红,挺着肚子去剧组逼婚,然后把陈凯戈看得非常紧,圈内有关陈凯戈的桃色新闻非常少。
“难呐!”
林夏长叹一声,他想过浪子无拘无束的生活,又想找个温柔喜欢的成家。
活跃的思维总会给人带来两面性,坏处是自相矛盾的想法越来越多,保持下去早晚会成精神病。
好处自然也有,那就是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同样可以兼顾正事。
“王老师,你演是一个杀手,不是变态,把笑容收一收,稍微和正常人搭上点儿边。”
“我不可想因为你电影被禁了。”
拿起大喇叭喊了一句,林夏的语气十分无奈,他感觉王志文已经完全入戏,成为一个十足的变态。
下戏的时候林夏都不敢和王志文单独相处,真怕王志文脑子一抽把他给刀了。
额,林夏确实没少挖苦王志文。
场内的王志文苦笑一声,开始重新调整状态,这个角色他演得非常过瘾,要是再给他一点发挥空间,拿几个影帝轻轻松松。
问题是林夏不这么想,他知道林夏要什么,林夏要一部电影整体的表达和谐,而不是重点突出某一个人的戏份。
说白了,林夏要的是电影整体获奖,而不是某一个演员获奖。
影帝要离他远去了。
调整好的王志文给林夏比个手势,他和李雪健演戏时林夏从不催促,老戏骨的特权就是如此。
他们找感觉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浪费,林夏肯定不会本末倒置,为了抢时间而牺牲角色的塑造。
其他人可就没有这个特权了,林夏有一个大喇叭就是在胡君脚边碎成渣渣,那个样子的林夏让所有人记忆犹新。
“来,争取一条过啊!”
“开车的人注意力度,私人恩怨往放一放,别真撞出内伤来,威亚组再给我检查一遍钢丝,出了问题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这帮混。”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