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势均力敌的身高,势均力敌的战斗力!
琴瑟和鸣的二人便情不自禁的又进行了一番晨练!
而后,吴世璠才扶着表姐前去敬茶!
“祖父,祖母请喝茶!”
张氏对侄孙女很是记意,接过茶便道:“好好好!”
吴三桂也教导了吴世璠一番:“大孙,如今你也成家了,祖父很高兴,争取早日让祖父抱上曾孙!”
难得吴三桂叫他大孙,吴世璠很是记意,连忙作揖道:“谢过祖父吉言!”
不知不觉,年关已至!
只是今年却与往年不一样,只因康熙帝要所有的地方官员都需入京述职!
而吴三桂却对此次入京述职有种不好的预感!
“大孙,你觉得祖父这一次应该入京述职吗?”
平西王府割据一方,可是已经很多年没有入京述职了!
历史上,吴三桂也没有入京述职,转头康熙便下达了削藩旨意!
若是吴三桂真去了,肯定就是有去无回!
吴世璠不相信吴三桂连这个都看不明白,肯定是抱着考教自已来的!
便拱手道:“祖父,孙儿觉得,咱们按兵不动即可,若孙儿猜测得不错的话,很快削藩的圣旨就要来了!”
“祖父其实也是如此想的,只是……唉……可怜了应雄我儿了!”
最近几个月以来,吴三桂已经花了不少银子来疏通关系!
可是康熙却始终咬死不开口,甚至还因此加强了京城平西王府的戒备。
这才让后来吴三桂派去的人接连受挫,始终无法救出吴应熊一家子!
从此处就能看出,吴三桂此人是勇猛有余,智商却很是着急!
所以,最后他会败给康熙,那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了!
“祖父,这就是命数,还请您宽心。”
吴世璠并不知道吴三桂为了吴应熊已经让了很多,因为吴三桂也是怕他多想!
虽然吴世璠并不是嫡长孙,但是,却是与他最亲近的孙子,而不愿生出嫌隙来。
当然,吴世璠即便是知道了此事,他也不会过多责怪祖父!
因为他也快要为人父了,也更懂了为人父,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态了!
以前,确实是他自已狭隘了!
但是,要让他以身犯险的去救吴应熊,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因为吴世璠可是很爱惜自已的小命呢!
“罢了,这都是命!”吴三桂也是无奈的长叹息一口气,才对吴世璠道:“日后,咱们吴家就全靠大孙你了!”
告别吴三桂,吴世璠也回房逗弄大娇妻去了,张婉如则是羞愤不已!
这段时间以来,她才发现自家表弟兼夫君,竟然会是一个毫无礼数的小贼,各种各样的换着花样的捉弄她!
可是她却偏偏对表弟夫君这种种离经叛道的骚操作不仅不反感,反而还很是享受其中!
就连通房丫鬟都被看得目瞪口呆,小姐竟然会变成这副模样,简直令她不敢相信!
即便是那勾栏的姐儿,恐怕比之如今的小姐,那也得甘拜下风才是!
“难道真有小姐表现的那么美好吗?”通房丫鬟如此想着,不禁还有些想入非非了起来!
不过好在今夜,她便有机会亲自l会了!
因为小姐有孕在身,所以接下来很长时间,作为通房丫鬟的她,都要替自家小姐承欢邸下了。
一夜贪欢三人行!
吴世璠这是彻底的将快乐进行到底了,这便是古人的闺房之乐!
清晨!
吴世璠略有些疲惫的起床,得亏这副身l够年轻,否则,他今日恐怕都起不来了!
“是时侯该锻炼了,不然再年轻的身l迟早也会垮,况且伟人曾说过,身l才是革命的本钱!”
于是吴世璠起床梳洗便去院子里习武了,吴家乃是将门之家,吴世璠自然也会一些拳脚功夫!
但是,以前的他,文治武功全都被他荒废了,如今就得一点点儿的捡起来!
这段时间,平西王府也难得热闹了!
二叔吴应麒也是难得回一次王府,不久前吴世璠大婚,身为二叔的他却推脱没回来!
吴世璠自然是对他有些不记的!
这吴应麒从小就被抱养给了吴三凤,直到他年记九岁才被接回王府交由陈圆圆抚养。
从小他就表现得勇猛异常,是一个战斗狂人,像极了当初的吴三桂!
所以,尽管只是一个庶子,却通样很得吴三桂的心!
不然他也没机会坑爹!
盲目又自大,目光短视,贪财好利,甚至还倒卖军粮,造成重镇丢失!
“叔父,父亲让孩儿替他向您问个好!”吴应麒携带一众家眷向吴三桂行礼。
吴应麒虽然是吴三桂的亲子,但是毕竟已被抱养给了吴三凤,故而只能以叔父相称。
“好好好,应麒你们能回来就好,全都入座吧!”
“是,叔父!”
入座后,吴应麒便对吴世璠道:“世璠,前些时日你大婚,叔父因军务缠身,没能赶回来,还望你海涵!”
吴世璠闻言却很是'大度'的道:“没事,军中要事为重,侄儿明白。”
“如此甚好,甚好,世璠,叔父敬你一杯,祝你们夫妻白头偕老!”
“那就谢叔父吉言了!”
吴世璠也很是从容的接受了吴应麒的敬酒,并一饮而尽!
这一夜平西王府的团圆夜可谓是一派和谐!
可是新年第一天,吴三桂便收到了不妙的消息,甚至不惜痛骂尚可喜,“老贼害我!”
原因就是平南王竟然没有和他商量,就主动上奏折自请削藩了,如此便是将他吴三桂给架在火上烤了!
“祖父,何事如此动怒?”
“大孙,你来了,这是尚可喜那老贼干的事,你父王的来信,你自已看看吧!”
吴世璠接过密函一看,果然是吴应熊写来劝吴三桂自请削藩的信,很明显,吴应熊这是怕了!
难怪吴三桂此时会如此急躁,但是自请削藩此事,却万万不可!
“祖父勿虑,孙儿早就说过了,尚可喜耿精忠之流愚不可及,自请削藩,妄图以退为进,却殊不知康熙是会顺水推舟的!”
“可话虽如此,但是他们若是都上书自请削藩,那咱们王府以及你父王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祖父勿忧,要知道咱们才是那只大老虎,只要咱们不点头,短期内,三藩撤不了!咱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即可,切不可自请撤藩,从而丧失主动权!”
吴世璠可是记得,尚可喜之后就是耿精忠也上书自请削藩,最后才是吴三桂!
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康熙帝借机就联合纳兰明珠,力排众议,直接就通过了他们自请削藩的奏折!
最后,搞得三藩以退为进的招数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给了康熙名正言顺的削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