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回 林潇湘魁夺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x200B;一样傲世,而春天的桃李在自己的眼中根本不去停足观看。桃花李子这些热闹的东西比喻世俗功名,一般名士都是不出去为官做宰的,就是沉腻于诗酒和嫖娼,还有清谈。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这诗写的就有深度和力气了,第一句,无赖诗魔,是说写作诗的灵感(诗歌之神)从早到晚折腾着我,篱笆外的石头,也在沉吟着酝酿诗句;第二句,毫端,笔端,笔端蕴藏饱蘸着心秀的才思我临着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菊‍­‎花‎‌​的香气沾含在我的嘴边对月把诗句吟出推敲。这一句,把诗人的创作时的样子的美感和高逸优美地表达了出来,看出了一个女孩子的追求和可敬。写下了满纸都是自怜和秋怨,无人能解我,最后一句又所有跳脱,但是显得略有跳出远,和上文的秋怨不甚合,说她想写的­‌菊‍­‎花‎‌​的诗的内容和题意是这样的:­‌菊‍­‎花‎‌​自从被陶渊明县令(陶令)写过之后,就成了隐逸君子的代称,被人称颂追想至今,那这女子所写的诗,也是以­‌菊‍­‎花‎‌​的避世独立为其主旨,和上文的满纸自怜,有所不合和跳跃了。总之,写的那吟作诗的状态,深美再现了一个女子的可爱并且不隔(历历如在眼前)。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这是薛宝钗写的画菊,吟完菊的诗之后,随性戏笔开始作画,不知不觉画得都狂了。所以画的时候,又“泼”又“染”,是那种豪放的画,不是拿着显微镜像修理钟表似地画。“腕底香”也不错,既是说腕下画出了­‌菊‍­‎花‎‌​(香指代­‌菊‍­‎花‎‌​),也指出了这个画者是个女孩。女孩这样狂放地画,也满别致了。最后说,不要把这菊图当作真的篱笆上的­‌菊‍­‎花‎‌​而来采摘(说明画的太逼真的),最后把菊图贴在屏风上以应重阳之节。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这个先是扣题,“东篱”自从有“采菊东篱下”一句,就是指代­‌菊‍­‎花‎‌​了,去看秋天,去叩问­‌菊‍­‎花‎‌​。问什么呢?她这样问­‌菊‍­‎花‎‌​,你孤标——孤孤单单地开在树梢最上部(标),于是显得傲世,又是隐逸者的代言花,那么,你要跟谁一起去隐逸呢?(能找到同去隐逸的人,都么难啊。)同样是花开,你为什么比百花都迟呢?你隐逸在田园霜庭里面(不再上班了,也不再出去做官发财了,就去温哥华了),多么寂寞,看着天上的大雁飞过,飞向那热闹之场,你可相思那热闹之场?以及床前都是蛐蛐总是乱叫,可是惹得你不能安心?最后,又安慰那隐逸者,不要怕全世界里没有人能跟你对谈交心,知音也许三言两语就足够。不错!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是探春写的了,状写把­‌菊‍­‎花‎‌​插在头上,这是一种满荒唐的举动,非得有不怕嘲笑的痴情才成。所以,先举了两个这样的名人,一是“长安公子”,指唐朝长安的杜牧,一是彭泽先生陶渊明,这俩前者曾经在诗中说把­‌菊‍­‎花‎‌​插满头,后者曾经坐在­‌菊‍­‎花‎‌​丛中手把一大把菊,都是疯子和痴子了。于是,我也这么插。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这把­‌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