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盟约
本笃信儒教的那些士族。
西晋时期司马家的管理水平的确不高,社会风气槽糕透顶,发生祸乱是迟早的事情,公元291年司马家内部斗争达到了一个高度,史称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正是非常有名的八王之乱的核心人物,这个原本生长在伏膺儒教的士族家庭的王爷,偏偏对天师道有浓厚的兴趣,成为了天师道道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据记载,司马伦被最初被封为琅邪王,统治着今天山东省的一些区域,这个地方当时天师道很盛行,算是一种主流的思想和文化。
司马伦的重要幕僚孙秀是当地人,他就是个天师道的信徒,这二人来往密切,交流甚多,后来正是在孙秀的鼓动下,司马伦发起了政变,
引发了几百年的分裂割据。
其实当时的司马家族管理的国家我们可以将它看成一个家族式企业,一个家族式企业能不能兴旺,往往取决于思想能不能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即便取得不了天大的成就也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司马家这个取得了非凡战果的家族,在起步阶段他们家的人的确是齐心协力的,可统一天下后,分派出去的司马家的这些个王爷就各怀鬼胎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且在完成了统一大业后,司马家认为已经成功了,他们的生活作风奢靡,荒诞,导致了整个晋王朝弥漫着不良风气,正是这种风气加快了当时天师道传播的速度,以至于影响到了司马伦这个皇族。
于是司马家内部就发生了分裂,我们不妨这样去理解一下,家族企业里总要有一个主的思想作为指导,总要有一个领导,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也总是有大家都认可的方法。原本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司马家内部选拔领导的机制是有的,也不会轻易发生问题,可是天师道这种新的思维影响到了司马伦,他的观念就发生转变了。
司马伦原本心里面应该就有小算盘,如今又找到了理论支撑,因此对于皇帝的位置他就有理由去发起冲击。他的举动引发了更多的司马家子孙的模仿,每个人都开始夺权,于是司马家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很快就分崩离析,破碎掉了。
平安思忖片刻,无奈道:“好吧,若是在下有朝一日真成为天一道掌教,也请贵方遵守承诺。”
这事不容异意,至少当前来说,不容拒绝。
“那第二件事呢?”
平安问道。
苏绰神色立正,“我死之后,高氏一定会大举进攻玉璧,介时,我希望小友能助守将一臂之力。”
要打仗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师兄也没跟自己提呀...
其实这事常兮也不知晓,玉璧一事纯属苏绰的预测,只不过他的预测往往会变成现实。
平安犹疑道:“这个...不是应该由掌门师兄来指派人手的吗?”
苏绰淡道:“你放心好了,常道长不会拒绝的,何况介时他另有要务在身,二代弟子中能抽身的只有小友一人,所以一切都拜托你了。”
平安从未接触过大规模的战争,听闻如此大事,不免心中打鼓,犹豫了一阵,硬着头皮咬牙道:“在下自当尽力而为!”
苏绰笑道:“尽力就好,尽力就好。”
挥挥衣袖,“无事了,小友可以回去准备了。”
这就完了?平安愣怔,还以为苏绰会跟他叙叙误会,拉拉家常,不想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也罢,既是合作,那就各有所需,越简单越好,于是起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