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 鞘中霜色

第四十二回 肤施遇友

许多话要说,特别是陈文祺,独自西行两月有余,打过交道的人中没有一个是熟人,今日与翁隽鼎不期而会,这才真正领会到古人为何将“他乡遇故知”列为人生“四喜”之一的缘由。

“陈年兄请先说。”

“翁年兄为何被‘铨选’到此地做了县令?而且释褐前的假期好像尚未结束啊?难道没回岳阳去?”

“陈年兄被打入诏狱,我哪有心情回家乡?按照恩师的吩咐,我去湖广取贵族长的亲笔书函后,就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才知陈年兄不仅脱困天牢,还为朝廷立了大功,正赶往宁夏接管三卫的治权。我在替陈年兄高兴之余,想到左右无事,便要赶来陪陈年兄一程,又怕超过假期,便请恩师移步去吏部续假。吏部尚书王大人问过情由,便问我愿意不愿意外任,肤施县令正空缺着。我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为了追赶陈年兄,我便雇了马车,昼夜兼程赶来赴任,没成想真的让我追上了陈年兄。”

“哎呀你这人,为了追赶在下就答应到这儿来做县官?呵呵,那么你就在这儿呆三年吧。”陈文祺高兴地说道。

“三年?为什么是三年?有讲究吗?”翁隽鼎有些茫然。

陈文祺“吃吃”一笑:“难道翁年兄不是冲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的?”

“啊?哈哈哈,”翁隽鼎先是一愣,随后马上明白陈文祺在戏谑他,于是哈哈一笑:“我可是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哪,离知府还差的远哩。倒是陈年兄你已经是正五品的‘大官’了,这次收复三卫有功,说不定龙颜大悦就地封你个黄堂太守,成了在下的顶头上司,到时别忘了从陈年兄的‘十万雪花银’中分一杯羹给在下啊。”

“哈哈哈。”

“哈哈哈。”

二人放声大笑。

笑毕,陈文祺正色道:“玩笑话。翁年兄的人品操守那是没有怀疑的。”许是故友重逢太高兴,陈文祺还是忍不住调侃了一句:“再说了,翁年兄的准岳父大人富甲一方,将来作为陪嫁的嫁妆都让云小姐带了过来,一辈子都吃穿不愁,哪还在乎区区‘十万雪花银’?”

“你看你,又来了。噢?该死该死,怎么将她忘记了?陈年兄请稍坐片刻,我去去就来。”翁隽鼎朝自己的脑门拍了一巴掌,不待陈文祺点头,便匆匆出门而去。

俄顷,翁隽鼎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一位盛装佳人。翁隽鼎人未进门就高喊道:“陈年兄请看,这是谁?”

未及陈文祺反应过来,那盛装佳人款步走到陈文祺跟前,盈盈下拜,俏声说道:“恩公在上,贱妾有礼了。”

陈文祺一看面前的佳人,正是那柳林镇的云非烟云小姐。他隐约知道了什么,但不敢贸然开口,便将询问的眼光飘向翁隽鼎。

翁隽鼎“哈哈”一笑,颇为得意地说道:“忘了告诉陈年兄,当初的准岳父大人如今是在下的老丈人、当初的云小姐如今已经成了翁夫人了。”

“啊哟,原来如此,恭喜恭喜。可惜在下没赶上喝二位的喜酒哩。”

“呵呵,是有些遗憾。不过,洞房花烛那晚可被陈年兄的红颜知己……”翁隽鼎忽然停住不说,接着又伸手打了自己一巴掌,满是歉意地说道:“咳,今日我是喜昏头了,处处颠三倒四的,这么重要的事还没对陈年兄讲,真正的该死。”

“什么事情啊,如此重要?”陈文祺笑道。

“陈年兄,你那红颜知己……”

“等等,在下的红颜知己?什么红颜知己?”陈文祺打断翁隽鼎。

“陈年兄,你瞒我瞒得好紧啊。你那义弟杨公子应该是杨小姐吧?”翁隽鼎说完望了一眼身旁的爱妻,两人会心一笑。

陈文祺一听,顿时面红耳赤,半响才期期艾艾地说道:“请翁年兄莫怪,在下……在下向义……弟作过保证,不对人说的。”

翁隽鼎爽朗的一摆手:“不怪,不怪。”

“翁年兄是何时发现……杨姑娘真实的……”

“这个咱们待会慢慢说,我先告诉陈年兄一个消息,杨小姐也到宁夏来啦。”

“你说什么?……杨姑娘她……她怎么到宁夏去了?她一个人吗?”陈文祺一下子站起来,一迭连声地问道。

“听恩师说,杨小姐到达京城后,听说陈年兄已经出狱西行,便没在京城耽搁,紧随陈年兄之后追你来了。”

“这……这人怎么如此大胆,一个女孩儿千里迢迢,发生危险怎么办?”陈文祺显得非常着急,完全不似平日老成持重的风度。

“陈年兄少安毋躁,她并非独自一人,身边还带了她的丫鬟和武昌府的一个捕快班头,谅无大的问题。”翁隽鼎安慰道。

“是呀,恩公。杨小姐冰雪聪明,又有一位**湖相伴,一定没有危险的。”云非烟附和道。

听说有人相伴,陈文祺心下稍安。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向翁隽鼎夫妇说道:“翁年兄、嫂夫人,文祺原本打算在县城呆上一两天,协助肤施县令结了那个‘识文断字’的案子再走,今日不意与贤伉俪相遇,更是准备多盘桓几日。但如今义弟他既前往宁夏,只好事急从权,星夜告辞了。”

“连夜要走?”翁隽鼎有些意外,“陈年兄准备到哪里去?”

“去找杨姑娘啊,不找到她,在下恐怕寝食难安。”

“请问陈年兄,你是继续向西一路寻找,还是转头循原路寻找?”翁隽鼎冷静地问道。

“当然是向西啦。你都到肤施县几天了,义弟比你早走几日,肯定过了肤施县吧。再说,她知道我要去宁夏,肯定会直接去宁夏找我。”

翁隽鼎摇摇头,说道:“非也。你那义弟是先我一天离开京城的,而且恩师对她说,你并非径直去宁夏,而是奉皇命沿途查访民情,六个月后才去宁夏。故此,她一定是走走停停,沿途打探你的行踪。”

陈文祺无可奈何地说道:“义弟她既知我到宁夏接受三卫,最终会去宁夏寻我。如今也只有先到宁夏去候她了。”

翁隽鼎道:“此去宁夏相候,当然未尝不可。但杨小姐去宁夏,只怕要在两三个月之后。而现在,据在下推算,杨小姐谅也不至于赶到陈年兄的前头,应当也在左近不远。在下倒有一法,可令杨小姐很快前来敝县与陈年兄相会。”

“什么办法?翁年兄快快请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