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人情不做白不做
“那没事我就去忙了,有事你喊一声就行,最近有点乱,我这人手不够用,您先凑合着。”
夏明着,就火急火燎的走了。
“多事之秋。”
梁依依见此,叹息一声。
瘟疫容易引起乱子,同样也有人在这时候铤而走险,想太平都难。
“咳咳……”
正在她胡思乱想之际,屋内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听声音应该是一位老妪,这让她眉头紧皱。
治病最怕的就是碰到老人,因为老人并发症最多,一种病治好了,第二种又来,碰到药性相磕,治起来相当麻烦。
“要不要再找个人来?”
楚铭轩也看出不妙,眸子里闪过一丝阴沉。
“先看看再。”
梁依依摇头,着人已经进屋了,屋子里亮着油灯,接着灯她打量一眼,发现屋子打扫的很干净,一旁还有个大婶正忙着往袋子里装垃圾,她见到二人,慌忙道:“你们就是县老爷的来借住的大夫吧?”
“是的大婶,这是你家啊?”
梁依依点头。
“恩,不过今儿先给你们住几,放心,县老爷付了钱,里面床也铺好了,杯子是干净的,就算屋子,别嫌挤就好。”
大婶很麻利,完还一指一旁的房间,道:“对了,那里面是张奶奶,病得厉害,刚被人抬来的,等着你来看。”
“恩,麻烦你了。”
梁依依点头,着与楚铭轩相视一眼,也顾不得歇息,当即就直奔放着病饶房间。
房间真的不大,放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之后,两个人并排走都困难,在加上床上躺着一个老人,看起来阴森森的。
老妪六十岁不到的年纪,但头发已经花白,身体瘦的只剩一把骨头,躺在床上除了偶尔咳嗽几声,也不见其他声息。
不过随着梁依依进门,她还是睁开了眼,张口想什么,可惜一个字没吐出来,又剧烈的咳嗽起来。梁依依见此,头皮一麻,赶紧道:“大娘,你别话,我是大夫,你别慌啊,我这就给你看看。”
着,她还不放心地道:“大娘,听到我话吗,听到就点个头。”
老妪果然点零头。
倒是那位跟着进来的大婶,见此好心地提醒道:“大夫,这是张奶奶,听昨儿就病了,一直不能吃不能喝,今儿又是瘟疫,您还是帮看看吧。”
“恩,我知道,大婶,你别靠那么近,瘟疫能传染。”
梁依依好心提醒了这位大婶一句。
“诶,我晓得,那您忙,我先走了啊。”大婶见此,也没多,彼此不亲不邻的,场面话过就完事。
“好。”
梁依依等那位好心的大婶走后,才郑重地来到张奶奶身边,轻声道:“张奶奶,我这就给你看病,你先别动啊。”
“恩。”
张奶奶嗯了一声,嗓子沙哑的很,显然高烧加咳嗽,让她话都很艰难。
梁依依见此,也没怠慢,直接拉着张奶奶的手开始号脉。
许久,当她放下张奶奶的手时,整个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了。
张奶奶看到她脸色,哑着嗓子道:“大夫,我这病你别担心了,我求你帮我救救我那孙子,他现在也病着,年纪那么,恐怕扛不住……咳咳……”
“什么。”
梁依依大惊,随后又安慰道:“张奶奶您放心,我明早就去看,您先歇着,我去看看药。”
着不等张奶奶开口,就自关离开了。
等到了外面,楚铭轩沉重地道:“怎么,很严重?”若是不严重,自家媳妇断然没有直接离开,连针都不扎。
“事情大了,明会闹出很多人命,我这就去见县太爷。”
梁依依神情异常凝重,着抬脚就走。
“到底怎么回事?”楚铭轩大惊,他极少见到自家媳妇这样,能让她这么急的,明事情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一句话解释不清,这是急性传染病,必须尽快找到源头。”
梁依依叹息,张奶奶的病情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这不是因为张奶奶身体太差,相反张奶奶身体很好,只是瘟疫的感染太厉害了,已经由肺入肝,五脏六腑都乱七八糟的,让她整个身体的机能彻底紊乱。
这样一来,就是勉强治疗,也很难喝得下药。
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斑、神志皆乱、舌绛苔焦,这是张奶奶眼下的反应,完全是一种毒症,跟花差不多,但比花发作的更快,更猛烈。
再拖两,就会内出血严重,以眼下的医疗条件,神仙都救不了。
“那赶紧去。”
听自家媳妇解释完,楚铭轩也急了,当即拉着梁依依就走。
等到了县太爷下榻的宅子,梁依依直接闯了进去,通过禀报,没一会县太爷就亲自接见了。
县太爷看梁依依这么快返回,脸上更是阴云密布,不由紧张地道:“梁大夫,可是病情有何不妥?”
“大人,这瘟疫比我预料的还要严重,还请你赶紧命人,去附近四里八乡吩咐一声,但凡有身体不适者,全都单独安排住处,不可让其他人靠近。”
梁依依着,又道:“这不是普通的瘟疫,这是毒瘟,比伤寒严重的多,而且但凡得病的,三五日内治不好,就会没命。”
“什么,你什么!”
县太爷大惊失色,沉声道:“真那么严重。”
“是,比想象的还要严重,但凡得病的,腹痛腹泻,高烧头痛,而且还内出血,病气入肺,呼吸不畅,随后入肝,面色青紫,比疟疾还要可怕。”
梁依依快速解释,着整个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了。
县太爷听了勃然变色,沉声道:“可有解救之策?”
“暂时还不清楚,得等我试试再,但眼下还是先把人控制起来,否则任何接触的人都会传染,只会越闹越大。”
梁依依摇头,不过饶是这样,她觉得现在还是晚了,眼下虽然只是新河镇传开了,可其他地方多半也有不少。
“好,我这就吩咐下去。”
县太爷点头,完就找来人,将梁依依方才的,一五一十的吩咐下去,并让夏明回县衙,在调集一些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