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朱元璋:哈哈,不愧是咱标儿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翻个小白眼 本章:第65章 朱元璋:哈哈,不愧是咱标儿

    再次响起的光幕的声音。

    拉回了武英殿内三人的思绪。

    “重八,标儿,咱们先看光幕。

    看看光幕都会说些什么。”

    马皇后对着朱元璋还有朱标两个人开了口。

    要赶紧把重八,标儿两人的思绪,从自己的事情上给转移走。

    挪到了标儿的身上

    让重八还有标儿两个人,不要太为自己的事而操心。

    “让咱们好好看看,咱们标儿都干出来了什么丰功伟绩。

    看看标儿,把事做的何等优秀,才能一手开创永乐盛世。

    才能被后世称之为永乐大帝。”

    果然,在马皇后开了口,说起了朱标的事情后,一下子就把朱元璋的注意力,很大一部分都给吸引到了这上面来。

    朱元璋见到自己家妹子,看起来确实远比自己想的要坚强。

    突然间得到这等特别悲伤的消息,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备受打击。

    相反,比自己和标儿两个人,还要更加的镇定。

    那提起的心,也放下了很多。

    再加上此时,光幕可是要说关于自己家标儿的事,对此朱元璋是期待已久。

    且也有意凭此,而转移一下自己家妹子的注意力。

    所以便笑着开口:“哈哈,妹子说的对。

    咱们现在,就专心的多看看标儿的事。

    看完了标儿的事,后面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咱们积极应对也就是了。

    一边说,一边伸手在朱标的肩膀上拍了拍。

    “你说对不对?永乐大帝。”

    说这话时,朱元璋的嘴巴都要咧到耳朵跟后面去了。

    直接称呼起了朱标永乐大帝。

    自从之前从光幕的只言片语当中,知道了自己家标儿,为永乐大帝,且开创了永乐盛世之后。

    朱元璋私下里时不时,就会对自己家标儿如此称呼。

    每当说起这几个字的时候,朱元璋的心情都特别的好。

    光幕就算是,说他开创了洪武盛世,都没有听到光幕说,自己家标儿,开创永乐盛世,更加让他开怀。

    “爹。”

    朱标喊了一声,多少显得有些无奈。

    他都已经说了,不要称呼自己永乐大帝,可自己爹就是不听。

    时不时,就是喜欢喊自己这个。

    “孩儿就算开创了永乐盛世,那不还是在父皇您打下来的江山的基础上做到了吗?

    若非父皇打下这样一个江山,然后又励精图治,辛苦耕耘三十五年。

    杀贪官污吏,扭转元朝留下的一系列坏风气。

    制定诸多有利于我大明的好政策。

    孩儿又岂能开创什么永乐盛世,成为永乐大帝?

    这都是父皇您打的基础好。

    孩儿这种二代皇帝,只要别干的太差,萧规曹随也就是了。

    就能把事情就能做得不错。”

    “哈哈,标儿,谦虚了,又谦虚了。

    你有多大的本领,咱还是知道的。

    这杨广还有胡亥这些家伙们,他们爹给他们打下的江山,可是足够好。

    可结果,一个二个老早就败光了江山,弄得烽烟四起,二代而亡。

    当二代皇帝,也没有那么容易。

    还是咱标儿你自己厉害。”

    马皇后听着自己家夫君,还有自己家儿子两人的对话,脸上不自觉的就露出笑容来。

    只觉得自己是分外的幸福。

    自己家重八,还有自己标儿,这两个绝对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声的两个帝王。

    一个是自己的夫君,一个是自己的儿子。

    都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人。

    这种感觉真好!

    【太子朱标,于龙凤元年九月五日,出生在太平府商人陈迪家中。

    他出生之时,朱元璋并不在身边。

    当时朱元璋正在带领兵马,攻打集庆。

    这场战斗,可以说是朱元璋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攻打下集庆,也就是后面的应天,如今的南京,让他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让他不再是流寇,且占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消息传到前线,正在带兵酣战的朱元璋心情大好,哈哈大笑。

    留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后’的石刻……】

    朱元璋闻言咧嘴笑了,笑的是那般的开心。

    思绪回到了当年自己第一次得知妹子生了,母子平安的消息后,那种喜悦的心情。

    这种感觉真奇妙。

    自己有了后,有了血脉延续的感觉是真好。

    想起打下集庆后的自己,见到被妹子抱着的标儿的第一面时的景象。

    大胖儿子,是真招人稀罕。

    自己抱着标儿,怎么都看不够。

    转头看看身边的标儿,仿佛一切都还在昨日。

    转眼间,自己家标儿,就已经这般大了。

    那个出生时,就令自己欣喜不已的臭小子,也没有让自己失望。

    不仅长大了,而且在后面接替自己成为皇帝后,更是成为了永乐大帝,开创了永乐盛世!

    不愧是咱,不仅自己优秀,娶的妹子好,生的孩子也同样是特别的优秀!

    【朱元璋很重视学习,毕竟他就从学习当中,深切地体会到了诸多的好处。

    也吃了不少,没有学问的亏。

    所以,对儿子的教育非常的重视。

    龙凤六年,朱标六岁,朱元璋就已经开始让朱标跟着宋濂这个大大儒,学习儒家经义了。】

    朱元璋面带笑容,自己小时候日子过得苦,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

    自己有条件了,又岂能不给自己家标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条件?

    若非自己标儿如此优秀,自己对标儿的教育问题,这般的上心。

    自己家标儿又岂能成为永乐大帝,开创永乐盛世?

    【龙凤十年,朱元璋在应天,自立为吴王,同时册封长子朱标为吴王世子。

    吴元年,朱元璋令十三岁的朱标赴临濠祭拜祖墓。

    临行前教导朱标,一路上要多关注民生。

    了解百姓的喜好。

    同时希望他能通过此次长途奔波,明白自己打江山的艰辛。

    该年冬,朱标跟随朱元璋观郊坛。

    朱元璋命人引至农家,察看百姓衣食器具。

    朱元璋又指着路旁的荆条和楚树说。

    古时候用这些植物制作抽打犯人的刑具。

    因为它们具有祛风的功效。

    虽然会造成皮肉伤害,却不会致人于死。

    古人制定刑法时用心如此仁厚慈悲,你应当牢记这一点………

    可以说,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教育是真的特别上心。

    不仅仅让他跟着大儒学习,同时也让朱标识民间疾苦,读万里书,行万里路。

    不做那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人。

    论起对储君的培养,朱元璋绝对超过许许多多的皇帝。】

    朱元璋闻言,笑容更甚。

    若非自己如此教导,自己家标儿,又怎么能开创永乐盛世,成为永乐大帝?

    自己的这些教育没有白费啊!

    如此想着,朱元璋就把一坛准备好的、自己登基称帝时,存放下来的好酒给打开了。

    准备等一下,就用自己家标儿做出来的丰功伟绩来下酒。

    这是最好不过的下酒菜!

    这酒的滋味,肯定也是自己喝过的酒中,最为美妙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第65章 朱元璋:哈哈,不愧是咱标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第65章 朱元璋:哈哈,不愧是咱标儿并对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