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称帝,与此同时封马皇后为皇后,立朱标为太子。
而朱标在成为太子后,也被后人称之为史上最稳太子。
这是因为,在立朱标为继承人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从来都没有过任何的迟疑。
从始至终,都非常坚定的把朱标当成储君来培养。
并且,在把朱标给立为太子之后,立刻就弄一批功勋卓著的大臣,充当东宫的佐官。
我们所熟知,能叫得上名的一大批人都在其中。
比如徐达,比如李善长……”
“史上最稳太子?”
朱元璋听到这个称呼后,忍不住笑了。
觉得这光幕说的真是太对了!
自己在自己家标儿当储君这件事情上,真的从来都没有任何的迟疑。
从来都是坚定的认为,自己家标儿,就该继承自己的皇位。
【有人说,朱标要是在洪武朝想要造反,那么朱元璋不仅仅不会生气,反而还会特别的欢喜,觉得他的标儿长大了。
同时,还会有一个名叫朱重八的狗头军师,在朱标身侧,非常殷勤的给朱标出谋划策。
帮着他一起来夺取朱元璋的江山……】
“哈哈哈哈……”
听到光幕这话,朱元璋再忍不住了,开怀大笑起来。
收住笑声后,凑到朱标身边,憋笑道:“标儿,想不想造反?
来,让咱教你怎么样才能快速夺了那朱元璋的江山!”
“爹!”
朱标有些无奈的喊了一声。
自己爹哪都好,就是太喜欢在这事上开玩笑了。
不过,在如此喊的时候,脸上也同样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
自古天家无父子。
天家父子之间的关系,最是难相处。
因为除了父子之外,还有君臣。
当皇帝的,和当太子的之间关系,大多都很复杂。
尤其是在皇帝年老,太子又逐渐长大之后。
更容易爆发出诸多的矛盾来。
但是自己,却完全不用担心这些。
自己爹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那是发的内心的。
自己虽然身在天家,自己爹又是统一南北,再复汉人河山的开国帝王。
可在这件事情上,爹是真没得说。
自己爹和自己之间,只有父子,没有君臣。
自己爹对自己的爱护,从来都不打任何折扣。
也从来无需去怀疑。
马皇后一脸慈祥的笑。
看看自己的家重八,还有标两个人相处的状态。
再听听光幕所言,就越发的欢喜起来。
有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
可这么一句话,在自己家这边并没有应验。
后宫当中,一团和气。
重八待标儿,待自己都特别的好。
老大媳妇儿虽然性子大大咧咧,但心地善良,也真没什么心眼儿。
要不是出了吕氏这么一个狗东西,那自己家这边简直是无可挑剔。
【这些,虽然只是笑谈,可也却也并非是毫无根据的笑谈。
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对于太子朱标,那是真的毫无保留的爱,这些,都是有依据的。
比如,一般皇帝立了太子之后,都会设立东宫府僚。
但是,朱元璋却没有为朱标设立。
这并不是说朱元璋不重视朱标,相反,正是特别重视朱标才会如此。
朱元璋之所以不给朱标组建东宫署僚,是他直接就把自己的班底给朱标使用。
在他离京打仗时,朱标监国,直接就是用的朱元璋的班底。
各处重臣等,全部都可以向朱标上奏。
也就是说,当皇帝的和当太子的这父子两人,是共用一套行政班子。
从古至今,这等事情绝无仅有。
只在朱元璋和朱标这里实现了……”
“嘿嘿,标儿是咱儿子,咱的江山就是给咱儿子打的。
今后都要交到咱标儿手里。
亲爷俩儿还分什么彼此?
都是一家人,多麻烦,多生份。
咱可不想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就影响了咱和咱标儿之间的父子之情。
看看汉武帝,看看唐太宗,这些都得吸取教训。”
朱元璋说这话时,胸脯不自觉的挺高。
同时也带着一些唏嘘和感慨。
别的不说,单论对于儿子的培养,以及对儿子的信任这上面。
秦皇,汉武,唐太宗这些人,都远不如自己!
【朱元璋还在宫中设立大本堂,让名儒等为太子以及诸位皇子授课。
同时也让勋贵子弟跟着一同上课。
洪武六年之时,朱标已经十六岁了。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教育,又有了新的改变。
不再单纯的让朱标各种学习,而是直接让朱标,上手处理政务了。
这个时候的朱标,基本上属于上半天学,处理半天政务的状态。
如此过了几年之后,朱元璋见朱标年龄更大,且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已经变得越发的成熟稳重。
有能力了。
于是便更进一步锻炼朱标。
在洪武十年时,下令政务一并送到太子朱标那里,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从这个时候开始,朱标正式的负责大明的日常政务处理。
协助朱元璋处理诸多的政务。
而朱标也是因此,被人戏称为常务副皇帝。
这个称呼,本up觉得还是很贴切的。
很适合朱标。
在朱朱标的教育上面,朱元璋是不遗余力。
并且也是真能放权。】
听着光幕之中之,这后世之人对自己的赞叹之情,朱元璋心情变得很好。
他端起酒碗,美美喝了一口酒,只觉得这酒醇香柔顺,滋味美妙。
是他这辈子喝过的最好的酒。
【不过,这对父子在处理政务上面,也同样会有分歧。
朱标性格比较温和宽厚,而老朱是性急如火,嫉恶如仇,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如此一来,在政务的处理方面难免会意见不对。
不过,虽如此,父子人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出现什么影响。
朱标仍然是史上最稳太子。】
“标儿,咱们爷儿俩在政务上面有分歧归有分歧,可不敢让这事影响了心情。”
朱标笑着点头:“爹,咱们怎么可能会因此而被影响到?”
“不过,标儿你为人宽和,倒也并不是错的。
咱们两人性格正好互补一下。
现在,咱大明的问题还有很多。
很多事都需要下大决心,将之给解决掉。
就让咱给你好好铺铺路。
把这荆棘上面的刺,一根一根的都给你拔了。
今后标儿你再握着的时,就不会扎手了。
咱爷儿俩如此严宽相济,有你这个宽仁的太子在,会给那些人看到一定的希望,
不让有些人彻底的撂挑子。
咱唱白脸,你唱红脸,这事儿咱得继续下去。”
朱标点头,表示会听从自己父皇所言。
朱元璋又呲溜了一口酒,接着望向光幕,等着光幕赶紧说出自己家标儿,更多的事情来。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自己家标儿成为皇帝后,是如何开创永乐盛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