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你祖母!让她将东市的那些铺子,全都送到长公主府上赔罪!然后,让她带着你,亲自去公主府门前,磕头认错!”
我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拒绝:“我不去!”
15
夜色如墨,祖父怒不可遏,
他一把拽住我的手腕,那力道大得几乎要将我的骨头生生捏碎。
“走!现在就去找你祖母!今日这事,必须得有个交代!”
他一声令下,整座沉寂的国公府都骚动了起来。
大伯提着灯笼,在前头开路,我爹则面色阴沉地跟在后头。
我娘口中只絮絮叨叨地念着两位哥哥的前程,对旁的一概不问。
燕姨娘则领着几个心腹丫鬟,摆出一副要去看好戏的架势。
唯有大伯娘没有来,听闻两日前,她被大伯那个小妾气得病倒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穿过回廊,惊得夜栖的鸟雀都扑棱棱地飞散开去。
这一回,白嬷嬷没有阻拦。
她不知何时已悄然立在了我的身后,双手拢在袖中,眼中闪烁着一丝讥诮的光。
祖父一脚踹开了祖母的房门,那厚重的楠木门扇重重地撞在墙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温轻荷,你给我出来!”
回应他的,只有穿堂而过的夜风。
清冷的月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将满室的寂静照得愈发清冷。
下人们手忙脚乱地点亮了油灯,跳动的火光,渐渐照亮了内室的陈设。
紫檀木的妆台,青玉的香炉,绣着岁寒三友的屏风……
一切,都与祖母在时别无二致。
就连那妆奁之中,都还静静地躺着一支她最爱的鎏金凤钗,仿佛它的主人,只是暂时离开了片刻。
祖父拿起那支金钗,翻来覆去地看着,眼中渐渐染上了一丝慌乱。
这支凤钗,是当年祖父特意请了江南的名匠,为祖母亲手打造的,祖母向来从不离身。
燕姨娘忽然挤到了最前头,捏着嗓子尖声喊道:
“夫人,国公爷亲自来看您了。”
她故意将“亲自”二字咬得极重,
“夫妻之间,哪有隔夜的仇啊,您就低个头,认个错,不就过去了嘛!”
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又流了出来,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若是夫人实在容不下妾身……国公爷,您就让妾身走吧!妾身这就去收拾包袱,绝不再碍夫人的眼!”
往日里,她这套把戏,可谓是屡试不爽。
只要她摆出这副姿态,祖父必定会勃然大怒,转而斥责祖母毫无容人之量。
可今夜,祖父却像是聋了一般,对她的哭诉置若罔闻,只是魔怔了似的,一遍又一遍地低声呼喊着:
“轻荷,轻荷……”
燕姨娘的脸色顿时一僵,涂着丹蔻的指甲,狠狠地掐进了掌心。
她不甘地向后退了两步,正撞上我与白嬷嬷那似笑非笑的目光,这才慌忙又挤出两滴眼泪来。
油灯的灯芯“噼啪”一声,爆开一朵灯花。
祖父忽然像疯了似的冲进了内室,他掀开锦被,推开箱笼,甚至连床榻底下,都要亲自弯腰查看。
大伯与我爹见状,也慌了神,开始在屋中四下呼唤:“母亲?”
“母亲,您可在屋中?”
我冷眼看着他们像一群无头的苍蝇般在屋中乱转,甚至连佛龛后的暗格,都翻了个底朝天。
最后,祖父喘着粗气,颓然立在堂屋中央。他鬓发散乱,衣袍上沾满了灰尘,哪里还有半分国公爷的威仪?
祖父终于想起了我,他猛地转过头,朝我看来。
16
他踉踉跄跄地向我冲来,嗓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石磨砺过一般:
“她呢?你祖母呢?她人究竟去了何处!”
我微笑着望向祖父,说出的话,却字字如刀。
“祖母不是早就说过了么?只要您纳妾,她便会离开。”
“她走了,回到了那个属于她的地方去了。”
祖父的身子猛地摇晃了两下,脸色惨白如纸。